基于微观维度的政治文明评价标准研究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文明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是历史发展的时代要求,更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化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自“政治文明”这个词语诞生以来,理论界就没有停止对政治文明标准的研究和探求,但是无论是在宏观还是微观维度上,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继续对政治文明的评价标准进行研究,从政治文明本身构成要素出发,寻找一种即能够评价历史又能衡量当代政治还能为今后政治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的微观评价标准。一方面探索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文明成果,探寻人类政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另外一方面补充理论界关于政治文明标准的评价体系,为我国当代政治体制改革提供理论补充。从宏观目标与微观现实两个视角入手,探索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政治文明微观评价体系是本文的主要任务。我们在借鉴人类优秀政治成果的基础上,本着客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态度,阐述“人”作为“人本身”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政治意义和政治诉求,阐明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权力的最终归宿所应享有的社会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基于微观维度的政治文明评价标准体系,不仅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文明这一领域内的“特色”,而且还展示着人类历史发展在政治文明领域的优秀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今天,政治是否文明,成为衡量两种制度谁更优越的指标之一。尤其是我国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要在经济领域引领世界潮流,更应该在政治领域树立起大国风范,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可和普遍接受。
其他文献
恩格斯晚年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德意志帝国是契约的产物,这一论断跟他的阶级国家观明显不同,它反映出恩格斯晚年思想上有着重大变化。那么恩格斯晚年思想为何会发生转变,通过梳理马
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各种社会运动不断涌向高潮,这从根本上源于人们对社会制度的不满。那时候的美国人,民主意识高涨,同时对自由和平等的呼唤也越来越紧迫。恰逢其时,德沃金提
地方自治是近代西方传入中国的一个概念,但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早就孕育着这种地方分权类型。地方自治基于地方分中央的权利,实行自我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央集权的一种有益补充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销商是否满意与忠诚决定着供应商的经营绩效,促进分销商满意、维系分销商忠诚已经成为供应商获得竞争优势和提高企业绩效的关键。通过构建供应商服务质
宋恕(1862—1910),浙江温州平阳人。其早年随孙锵鸣、孙衣言兄弟习浙东永嘉学,负“经世”之志,寻求中国富强之道。但自身性格的缺陷与时代的困顿却使他一直郁郁不得志,一生思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本文将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概述罗尔斯《正义论》之理论篇的内容,这一说明将包括:对罗尔斯所面临的问题之阐述,对罗尔斯之法哲学出发点的阐述,对罗尔斯所采用的
新的市场环境正倒逼整个服装物流供应链寻求突破和升级。消费者对于产品以及体验的要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而对物流供应链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服装供应链应打造以市场为
“伟大的复兴”是培根对自己的著述计划的总体命名。这一计划并未完成,但这种未完成性恰恰是这一计划本身的重要特性,因为它指向的是未来,并且要求人类就此展开合作。过去的
以多元参与、开放共享和融合创新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深受历史文化影响的我国社会治理模式在大数据时代的技术与思维双重冲击下,陷入效率主导、封闭权威、碎片分割
通过大气暴露试验和间歇式盐水喷雾试验 ,并对腐蚀产物的形貌和组成进行分析 ,研究铜在污染环境中的大气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大气湿沉降和 Na HSO3 对铜的腐蚀影响是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