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学科结构。学科结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体现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因此“学科”及“学科结构”引起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世界各国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对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各国对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关注度不断提高,并为学科结构改革提供了大有裨益的经验及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外国在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调整方面的先进经验,把握高等教育学科调整的规律性,对于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学科结构的构成状态和学生规模的学科分布情况入手,对中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进行了比较。在学科结构的构成状态方面得出结论:美国的学科涵盖面更广;美国更加重视交叉学科的发展;中国学科结构呈现出偏振型,而美国学科结构呈现出均衡型。从学生规模的学科分布方面得出结论,我国与第三产业发展相关的管理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医学、教育学所占比重均低于美国;而与第二产业发展相关的工学所占比重远远高于美国;同时美国学科结构调整超前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就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而与美国相比我国目前学科结构的调整相对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相比又相对超前,因此我国的学科结构调整面临着加快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就业结构调整的双重任务。因此在学科结构调整中,不能单一强调宽泛或细致的专业划分,必须从我国学科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出发;重视交叉学科的发展,为交叉学科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以整合各学科资源;促进国家整体上的学科均衡发展,鼓励高校发展特色专业;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不仅要扩大与第三产业相关学科的规模,同时要注重质量的提高,提高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