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景观结构与水环境质量耦合关系研究 ——以苏州为例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007w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公园作为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一种新形式,其本质是构建湿地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湿地功能结构调整与恢复、湿地科教文旅开发与建设等多位一体的湿地保护新体系。目前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为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和开展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工作,本文基于苏州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结构特征与水环境质量特征,通过探究二者间的耦合关系,为湿地公园景观结构优化、水环境质量提升,以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服务功能的长效保持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太湖流域乃至我国湿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文章以苏州6个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研究;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景观结构与水环境质量特征分析;景观结构与水环境质量耦合关系研究;基于水质提升的湿地公园景观结构优化策略等5个部分。研究主要技术路径可以分为以下4个步骤:首先,基于高分二号卫星遥感影像数据(2019年),利用Arcgis10.6提取研究区景观类型图;运用Fragstats4.0计算获取表征聚集度、破碎度、优势度、多样性的景观特征指数。其次,依照所提取的林地、草地、水域等6种景观类型和湿地保育、恢复重建和合理利用3种功能区划条件,在特征明显处选定53个水质监测样点;将2019年2月~2020年1月共计12个月划分为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3个典型季节,每月1次水质采样,考虑数据完整性综合选定在水体污染中起主要作用的TN、TP、DO、COD、BOD共计5项指标。第三,从景观类型、景观构型两方面对块状均匀型、复层围堰型、多塘结构型、块状集聚型4类景观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水质标识指数方法,探究苏州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文章运用Pearson’s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对苏州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结构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景观类型、景观构型与水环境的耦合关系;并依据“源、汇”等理论,结合研究结果提出湿地公园景观结构优化策略和水环境管理策略。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水环境质量特征:将水质污染程度从大到小排序,BOD>TN>C0D>TP>DO,其中DO为Ⅰ类水,TP为Ⅲ类水,COD、TN为Ⅳ类水,BOD为劣Ⅴ类水。季节上看,SSD、TH、SJB、HB、TL丰水期水质好于枯、平水期,TF结果相反。功能上看,TH、SJB、HB、TL水质为合理利用区>恢复重建区>湿地保育区,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在Ⅲ~Ⅳ类水区间;SSD为恢复重建区>湿地保育区>合理利用区,水质在Ⅱ~Ⅲ类水区间;TF水质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水质在Ⅲ~Ⅳ类水区间。(2)景观结构特征:依据景观结构对水质的净化作用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复层围堰型>块状集聚型>多塘结构型>块状均匀型。其中块状均匀型破碎度高、聚集度低,优势度较低、多样性较高;复层围堰型破碎度低、聚集度高、优势度高、多样性低;多塘结构型破碎度较高、聚集度较低、优势度低、多样性高;块状集聚型破碎度较低、聚集度较高、优势度较高、多样性较低。(3)景观结构与水环境质量关系:将相关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其中林地、水域对水质具有正面生态效应,建设用地、草地、园地结果相反。类型水平上,NP、PD越大水质越差;水域LSI越大水质越好,园地、草地、建设用地LSI结果相反,林地LSI与水质相关性不明确;水域、林地LPI越大水质越好,耕地、建设用地LPI结果相反,园地LPI越大DO、BOD越差,COD越好;水域、林地、草地AI越大水质越好,园地AI结果相反。景观水平上,COHESION、CONTAG正面生态效应显著,SHDI负面生态效应显著。(4)景观结构优化策略:块状均匀型湿地公园景观结构合理性最差,应继续保持“汇”景观面积,控制“源”景观面积,同时减少斑块数量,增强优势“汇”景观的聚集度和最大斑块面积;复层围堰型湿地公园景观结构最为合理,可进一步调整“汇”景观类型,控制“源”景观面积,同时增加生态岸坡以及生态浮岛减缓过快的水流速度;多塘结构型湿地公园景观指数较差但略优于块状均匀型湿地公园,应增加“汇”景观面积,减少“源”景观面积,增强优势“汇”景观的聚集度和最大斑块面积;块状集聚型湿地公园景观结构较为合理,但建成时间较短,管理还不够完善,水质相对性较差,应继续保持“汇”景观面积,控制“源”景观面积,减少外部污染源的侵入造成的水质污染。进一步可总结为,增大“汇”景观面积,减少“源”景观数量,提高“源”景观透水率;或将林地作为缓冲区分隔“源”景观,提高林地、水域等“汇”景观优势度和连通性,降低“汇”景观的破碎度,提高景观的异质性等。
其他文献
湿地是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提供人类多种生态服务用于生存与发展。生态效能是衡量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标准,是保证生态系统内生物生存繁衍和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物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当前湿地生态效能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因此,探明湿地生态效能的影响因素及分析其影响路径,可为后续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回顾前人研究,在确定湿地生态效能内涵的
学位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消费需求的升级促使着新零售模式的产生,新零售逐步融入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并助力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新零售发展背景下城市零售商业网点空间布局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的认识,这不仅能丰富商业网点规划的理论框架,也能为新零售发展背景下城市零售商业网点空间布局规划实践提供借鉴。本文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分析了新零售的作用机制与业态分类,并对我国零售商业发展的轨迹与空间特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促使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剂研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人类大部分癌症组织中检测到DR5大量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通过DR5来研究和制备细胞凋亡诱导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死亡受体DR5作为靶蛋白,利用羊驼免疫制备对应的重链抗体,用特异性引物克隆其可变区序列(VHH),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得到高亲和力的纳米抗体。构建载体并进行改造,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机构养老成为重要的养老方式,养老院老人的生活环境品质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与老年人的社会资本呈现正相关关系。如何通过良好的养老院空间环境设计增加老年人的社会资本积累进而提升生活幸福感,是本研究的切入点。本文着力分析了养老院老年人空间环境感知水平以及环境空间设计要素与社会资本的相关性,探索影响老年人社会资本积累的环境要素,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提出空间优化设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人口活动最为频繁的优质绿色开放空间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是服务于人口,满足人民游憩、生态等多元美好生活需求。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高速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城市人口也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变。然而,不同人口密度、人口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人口吸引力、从业生产环境等特征迥异,对城市美好游憩环境的需求亦存在差别,促
学位
随着国家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城市交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原有的公共出行工具逐渐难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为了补充城市的公共出行能力,定制公交项目应运而生。传统定制公交采用网络问卷来收集乘客的出行需求,这种方式获得的数据样本量小,准确度低,对乘客的需求变化不够敏感。进而会导致公交运营后的高峰期运力供给不足,低谷期运力浪费,投入产出比较低等问题。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定制公交的线路规划和排班
快递网络是快递企业实现快递服务的基础,是企业稳定运营和发展的核心,快递网络的规划水平往往决定了企业提供快递服务的质量。快递网络的规划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主要从企业和顾客两个角度出发。从企业角度来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快递企业想在市场中生存与发展,必须注重成本的控制;从顾客角度来看,快递网络的规划要满足顾客对快递包裹配送时效性的要求。在路网规划中,快递包裹配送的成本和时效存在悖反性,而ISO90
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广泛存在于饮用水源水中,DOM的存在对饮用水处理产生较大影响,如DOM能够降低氧化剂、消毒剂等有效性,削弱净水效果,并且会与消毒剂反应生成三卤甲烷、卤乙酸等消毒副产物,威胁饮用水安全。因此了解DOM的性质一直是保障饮用水安全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DOM的构成复杂,且不同水源水的DOM结构和组成有着较大差异,这又恰恰影响了它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