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源乙型脑炎病毒弱毒株的培育及其分子突变分析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Encephalitis,JE)是一种蚊媒传播的人畜共患病,由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猪感染JEV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公猪睾丸炎。目前使用的猪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是SA14-14-2株,该毒株属于基因Ⅲ型。但当前流行的JEV中,基因Ⅰ型正逐渐成为猪乙脑流行的主导。因此,研发基因Ⅰ型的猪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具有价值。本研究以实验室分离的猪源基因Ⅰ型JEV毒株SCYA201201株为基础研究对象,通过在BHK-21细胞上的连续传代将其致弱,培育乙型脑炎病毒弱毒株,监测不同代次病毒的培养特性、毒力、基因变异,分析病毒致弱分子突变,为SCYA201201株作为弱毒疫苗的研发以及深入研究病毒致弱机理奠定坚实基础。1.猪源乙型脑炎病毒弱毒株的培育将SCYA201201株在BHK-21细胞上连续传代培育,结合低温和常温培养至86代,其中在F37、F77以及F79代进行挑斑纯化病毒。在细胞传代过程中,选择F1、F16、F26、F36、F46、F56、F66、F76、F86代病毒进行病毒滴度、一步生长曲线、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结果表明:SCYA201201株通过BHK-21细胞的连续传代,病毒滴度逐渐升高,由F16代病毒的104 71PFU/ml提高到F86代病毒的1010.83PFU/ml;同时随着细胞的连续传代,病毒毒力逐渐减弱,对乳鼠的半数致死量由F1代病毒10-5.68LD50/0.03ml升高到F86代病毒的10-2.88LD50/0.03ml;病毒一步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在接毒后48h~72h收毒,获得滴度最高的病毒。该部分实验证明了猪源JEV野毒株SCYA201201株在BHK-21细胞上连续传代使病毒培养滴度显著升高,同时毒力明显减弱。对F1和F86代病毒分别进行了神经毒力和神经侵袭力的测定。将F1和F86通过脑内注射和腹腔注射分别接种2、3、4、5周龄昆明小鼠,结果显示F86的毒力都明显低于F1代病毒,证明了 BHK-21细胞连续传代培养使猪乙型脑炎病毒SCYA201201株的神经毒力和神经侵袭力明显减弱。另外,对F86代病毒进行免疫原性的测定。将F86代病毒稀释5倍、10倍进行小鼠免疫试验,通过腹腔接种后进行小鼠血清抗体水平测定,经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两组F86代病毒免疫小鼠后2周都能产生乙脑阳性抗体,在检测小鼠血清的8周时间里,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小鼠抗体水平逐渐升高;其次,对3组免疫毒株的小鼠进行了攻毒保护试验,在免疫2周后进行以强毒株(YA1)50LD50脑内攻毒,稀释5倍的F86代病毒免疫小鼠后保护率为62.5%,稀释10倍的F86代病毒与SA14-14-2株免疫小鼠后保护率为50%。结果显示,F86代病毒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成功培育了猪源乙型脑炎病毒弱毒株,为进一步研发乙型脑炎弱毒疫苗提供基础。2.猪源乙型脑炎病毒弱毒株致弱分子突变分析(1)E基因序列的分析在 SCYA201201 株培育过程中,选择F1、F16、F26、F36、F46、F56、F66、F76、F86代病毒,对其E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的测定以及氨基酸推导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E基因共出现4个核苷酸的有义突变,导致了 4个氨基酸残基的改变,其中E-123、E-451位置氨基酸的突变为回复突变,E-72、E-251位置的氨基酸为适应性突变,稳定突变的两个位点都位于E蛋白的结构域Ⅱ。(2)编码区基因序列的分析在SCYA201201株培育过程中,选择F1、F46、F86代病毒,进行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基因 C、M、E、NS1、NS2A、NS2B、NS3、NS4A、NS4B 和 NS5)的测定以及对氨基酸推导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从F1到F86共出现30个核苷酸的突变,导致了 14个氨基酸的改变,这些氨基酸分别分布在结构蛋白C、M、E以及非结构蛋白NS1、NS2B、NS4A、NS5上。同时发现在核苷酸3594位置由C到A碱基的改变,可能影响了 NS1蛋白的茎环结构。本研究从病毒致弱分子突变分析,发现共14个氨基酸的改变,这些核苷酸的改变可能与SCYA201201株培养特性以及毒力减弱有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TTP(tritetraprolin)过表达对肺腺癌细胞生物学的影响,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带有四环素可调控(tetracycline-on,Tet-on)的TTP基因表达系统,利用慢病毒感染
目的检测LDOC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对结肠癌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amin D,VD)及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对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免疫荧光实验观察胃癌细胞SGC-7901和MKN-45中VDR的表达
本文研究了一类既不连续又不可逆的分段线性映象构成的全局耦合映象格子系统中的集体动力学行为。此类映象同时含有不连续和不可逆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丰富
目的:为探究烟草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对单核细胞THP-1趋化作用及CSE活化后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
解析函数空间上的算子理论是研究函数论中经典问题的重要工具,自20世纪60年代Nordgren给出Hardy空间上复合算子为有界算子的充分条件以来,算子理论就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
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紧张、焦虑、空虚等一系列“城市病”。人们越发希望回归自然,返回原野,做一个全身心的放松和充
当今社会,为应对各种逆境,人们已经开始从自然界本身寻找答案。“一个基因一个产业,一粒种子一个世界”代表了当今农业生产的方向。世界各大公司和研究人员着手于寻找优良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自旋电子学器件由于具有极大的应用市场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效的自旋注入是自旋电子学的难题之一。目前,最有前途的自旋电子注入方法就是Heusler合金注
重金属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在海洋环境中尤为严峻。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而在各类重金属中汞的毒性比较大,并且难以降解,汞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