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水提取物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机制初步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87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人类发现最早且最常见的疱疹类病毒,根据抗原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1]。HSV-1常引起面部及口腔黏膜感染,导致口唇疱疹、角膜炎[2]等疾病;此外阿尔兹海默症[3]与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4]的传播也与其感染有关。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有效的疫苗还没有被研制成功[5],常用的治疗药物,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更昔洛韦[6]等尽管对减轻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彻底根除单纯疱疹病毒导致的感染则作用甚微;除此之外,由于广泛的使用传统抗病毒药物,耐药株产生的概率显著上升,鉴于以上原因亟待开发新型抗HSV-1的药物。近年来有研究证实黄柏对HSV-1有抑制作用,但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黄柏水提取物抗HSV-1的活性,初步探讨黄柏提取物抗HSV-1的作用机制,为HSV-1病毒感染所导致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作用靶点。方法1.用人宫颈癌细胞(He La细胞)扩增HSV-1病毒,并用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鉴定病毒毒力;2.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黄柏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毒性;3.将HSV-1接种到不同药物浓度处理后的He La细胞上,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病毒发出的荧光,观察病毒增殖变化;4.通过定量PCR(Q-PCR)检测病毒囊膜表面蛋白g B和g D的转录水平表达;5.通过Q-PCR检测病毒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录水平的变化,并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NF-κB蛋白水平表达,探究黄柏水提取液抗病毒的作用机制。结果1.扩增病毒后鉴定病毒毒力,TCID50=10-6.7;2.MTT检测黄柏提取物对Hela细胞抑制率,显示药物浓度为2、10、50 ng/ml时,不影响Hela细胞增殖;3.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荧光表达,发现在10、50 ng/ml药物浓度下病毒增殖明显减少;4.Q-PCR检测发现,在药物浓度为10、50 ng/ml时,病毒囊膜表面蛋白g D的转录水平表达下降,但g B转录水平呈上升趋势;5.在药物浓度为10、50 ng/ml时,NF-κB转录水平的表达呈上升趋势,但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NF-κB蛋白水平的表达却呈下降趋势。结论1.黄柏水提取物具有体外抗HSV-1作用;2.黄柏水提取物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病毒囊膜表面蛋白g D的转录有关;3.黄柏水提取物可有效的调控NF-κB的活化来抑制病毒的复制。
其他文献
高产高糖既是甘蔗育种的重要性状,又是甘蔗栽培的重要目标。在农业生产中,化学调控技术是基于影响植物内源激素代谢和信号转导来调节作物生长发育进程的技术体系,并能大幅度
北航对移动服务的目标用户进行为期一周的调研,调查显示:读者对图书馆信息需求最为迫切的是借阅提醒、查询图书信息、查询个人借阅信息、续借、图书馆服务公告等。有70%以上的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针灸配合中药离子透入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收治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正>【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注音,能读准"吾、弗、夫"等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课文注释、通过联系上下文及查字典等方式,理解"鬻、誉、陷、或、夫"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