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味子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具有很大开发前景的药食兼用植物。五味子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是木脂素,而五味子乙素在五味子木脂素中含量较高,是主要的功能成分。目前研究发现,五味子乙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清除自由基作用,能够预防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其脂质体作为药物新型剂,能够提高药物的靶向性,降低药物毒性。本文以辽宁产北五味子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五味子中功能性成分五味子乙素的提取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法进行纯化,并在此基础上对五味子乙素提取液的清除自由基、抑菌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研究了五味子乙素脂质体和五味子乙素—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对制备的五味子乙素脂质体进行了理化性质研究;对五味子乙素—阿霉素脂质体进行了理化性质、药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对五味子乙素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溶剂法提取五味子乙素条件为:溶剂浓度90%,液料比7:1,处理时间2.5h,次数3次:超临界CO2提取五味子乙素条件为:压力30 Mpa,温度40℃,粒度40目,时间2.0h;微波辅助提取五味子乙素条件为:微波功率为500 w,液料比为10:1,处理时间为8 min;超声波提取五味子乙素条件为:超声波功率180W,液料比为10:1,处理时间为40min。2.实验中所用的树脂中,AB-8树脂的吸附和解吸能力都最强,适宜于五味子乙素的分离纯化。用AB-8树脂分离纯化五味子提取物时,其工艺参数为:上样浓度0.09mgmL-上样流速为1.0 mL.min-1,静态吸附时间为150mmin,解吸流速为0.5 mL.min-1。3.采用旋转蒸发薄膜法制备五味子乙素脂质体。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为:大豆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1:0.1,五味子乙素载量1%,旋转蒸发温度为65℃,pH值为6.9。在此条件下,五味子乙素脂质体的粒度分布为70~200 nm,平均粒径值为(132.5士19.6)nm(n=3),Zeta电位为(-37.3±2.5)mV,包封率为92.4%。4.采用旋转蒸发薄膜法制备五味子乙素—阿霉素脂质体。取五味子乙素为0.2g时,通过单因素及其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为:大豆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为1:0.05,大豆磷脂与阿霉素的比为2:0.01,旋转蒸发温度为60℃,pH值为7.4。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五味子乙素-阿霉素脂质体粒度小,包封率高。粒度分布为50~200 nm,平均粒径值为(135.2±19.6)nm(n=3),Zeta电位为(-38.6±2.5)mV,包封率为96.45%。五味子乙素-阿霉素脂质体的药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五味子乙素-阿霉素脂质体能够提高阿霉素的血浆药物浓度,延长药物在血液的停留时间,以获得更充足的时间到达靶向部位,提高治疗效果。5.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五味子乙素-阿霉素脂质体LD50=52.8mg/kg,阿霉素脂质体LD50=41.5mg/kg,阿霉素LD50=18.2mg/kg。由此可初步得知,五味子乙素—阿霉素脂质体能够降低阿霉素的毒性。采用动物S-180实体肿瘤模型,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法,对五味子乙素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五味子乙素脂质体抗肿瘤作用并不显著,制备的五味子乙素—阿霉素脂质体的抗肿瘤效果比较显著。6.五味子乙素提取液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明显,其中对.OH清除作用大于相同浓度的Vc,其半数清除浓度为0.2 mg.mL-1;对O2·-清除作用小于Vc,其半数清除浓度为0.24 mg.mL-1。五味子乙素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25 mg.mL-1,对根霉、黑曲霉、南阳酵母无明显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