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苯二甲酸工艺优化与在线仿真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tc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对苯二甲酸(Terephthalic Acid,TA)生产工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地系统工程研究。优化了现有工艺过程,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建立了更为完善的生产工艺的新概念设计;给出了关键工艺参数在线计算方法;并使用机理模型实现了精对苯二甲酸(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PTA)实际生产过程的实时滚动在线优化。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利用模拟软件对现有的两种高温生产工艺进行了全流程模拟,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中的各单元及流股的有效能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系统中各设备的有效能损失,确定了系统有效能利用的关键单元及制约瓶颈,通过不同PTA技术工艺中各子系统的比较分析了各种技术方案的优缺点,为工艺优化和新概念设计流程提供依据。  其次,在现有PTA工艺基础上进行了对苯二甲酸生产工艺的概念设计,利用逐级升温氧化技术建立了一种中纯度对苯二甲酸的生产方法,提高了主氧化的反应温度,缩短了熟化的时间,省去了复杂的精制过程;建立了PTA与MTA联合生产的工艺流程,通过两个过程之间的母液置换和梯级利用,以及能量回收与溶剂处理单元的共用,达到了投资与操作成本的最小化。  再次,利用Aspen customer modeler平台建立了反应器重要参数的在线计算模型、催化剂浓度的动态在线计算模型、精制单元PTA粒径以及对甲基苯甲酸(p-Toluic Acid,PT酸)浓度的在线计算模型。上述模型在实际工业装置上进行了投运,通过一定时间的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基于反应机理建立的在线计算模型是可靠的,具有很强的预测外推能力,能够满足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需要。  最后,对现有的Amoco生产工艺实施在线优化控制。实时优化模型以醋酸单耗最低为目标,滚动计算出了适合当前生产工况的的反应压力、催化剂含量、脱水塔回流比以及抽出水阀位的优化期望值,使装置能够时刻保持最佳的操作状态。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绿色化学的呼声越来越高,糖基聚合物作为一类绿色功能高分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结构上它是由糖类分子自身、或与其它功能分子通过化学结合或物理复合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既拥有糖类小分子生物相容性好的优势,又能表现其他分子的特有功能。为了进一步丰富糖基聚合物结构、拓展其应用领域,本文以葡萄糖为基本原料合成了一类嵌段结构葡萄糖基聚合物,并分别研究了其在环境刺激响应智能材料、三维分级结构氟化物材料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流经河南、安徽、山东、江苏4省,流域面积约为27万km2,全长1000公里,是中国第六大流域,却是人口密度最大的流域。该流域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承载了水利发电、灌溉、航运、防洪、水库等工程,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淮河流域水涝灾害频繁,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轮虫处于水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中间环节,
背景与目的: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60岁,60岁以上发病率约1%,全球已有超500万患者。PD的主要临床症状有静止性震颤、
喷液气固流化床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催化裂化(FCC)、颗粒包膜、苯胺合成、造粒以及烯烃聚合等工艺。由于液体的蒸发、液滴与颗粒碰撞并粘附,喷液气固流化床内气泡与颗粒运动特性、温度分布、反应物浓度分布等与传统气固流化床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别。其中,在侧壁喷液的烯烃聚合流化床反应器中,液体在蒸发撤热的同时促使床层内形成多个温度和浓度差异较大的反应区。聚合物活性颗粒在不同的反应区之间穿梭运动,生成分子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单子叶植物研究的模式植物。它的产量受高盐、干旱、低温和高温等各种不良环境的影响,其中高盐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探究耐盐机理,分离和克隆耐盐基因,提高水稻的耐盐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现代水稻育种工作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基因芯片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水稻中分离了一个DUF1644家族基因OsSIDP409,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保守的DUF1644结构域和RIN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与此同时,有超过100,000种新型的人造化学物品被释放到生活的环境中。因此,存在于环境中的人造化学物品很有可能是导致人类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在这些被怀疑的化学制品中,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使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DBP作为常用的塑化剂之一被广泛的添加到日常生活用品之中,尤其是个人护理产品。皮肤接触是
Arene-metal类化合物在金属有机化学,合成化学以及材料化学中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Stephen L.Buehwald开发的联苯类配体的结构与活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