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点/面模式的慢性病致死时空分异特征及风险因子探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86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病致死的时空分异特征和风险因子探究对区域内慢性病的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受政策、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对于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且存在选取数据模式单一、研究方法不够全面、风险成因的探索不够深入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绵阳市2008-2016年心脑血管和癌症致死病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两类慢性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空间点/面模式综合分析的思路,以年为时间尺度单位对两类慢性病的时空分异特征及空间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地理探测器对12种慢性病致死风险因子的解释力大小、交互作用差异进行了探测,并对风险因子分级与慢性病致死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基于探测结果,构建了研究区慢性病致死风险性评估模型,预警识别了绵阳市地区慢性病致死的高危风险区。文章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两类慢性疾病具有不同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在心脑血管和癌症死亡人数中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人群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工作类型;两者死亡群体以62-80岁的老年群体为主,心脑血管男性平均死亡年龄小于女性,而癌症两性平均死亡年龄差别较小;两种慢性病男性死亡比例都高于女性,癌症男性平均死亡人数占比为68%,心脑血管则为55%。(2)两类慢性疾病死亡的空间分异特征类似。在研究时间段内两类慢性病都表现出明显的聚集分布模式,其集聚程度呈有波动的上升趋势;在空间演化上,两者都有从小热点分散性聚集向大城镇集中聚集的趋势。空间相关性的结果指出,慢性病致死的空间依赖在地理单元上为非平稳过渡,且空间整体异质性有波动减弱的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以高-高、低-低集聚两种模式为主。此外,面模式的研究成果表明:地理边界效应在慢性病致死的空间分异中作用明显。(3)选取的12种风险因子对两种慢性病空间分异解释力的波动情况有较高相似性。其中,年平均气温、男性人口占比、人口密度对两种慢性病的解释力较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风险因子与慢性病致死率呈正相关波动,而在海拔因子上呈负相关波动;在所有风险因子数据分级中,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率数值及波动始终高于癌症。风险因子间的两两交互作用类型均为双协同和非线性协同作用,说明任意两个风险因子的相互作用会增强风险因子对两类慢性病空间分异的解释力。(4)绵阳市内慢性病高风险区域主要以涪城区(游仙区)和江油市为双中心,并逐渐向周围乡镇降低,且癌症相对风险等级下降的速度更快。在双中心之外,围绕分布了许多较高风险区域,其呈南北走向的条带状分布;慢性病致死的低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绵阳市北部少数民族聚集的平武和北川县。风险预警分析表明:对于绵阳市区域内慢性病的防治应该以大城镇为主,并注意农业人口较多且分布松散的三台、梓潼、盐亭三县的预防宣传工作。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地区内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和防控资源的空间优化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依据,研究的思路也能为慢性病时空模式的探索和风险因子的探究提供新的分析视角。
其他文献
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和商品薯机械化生产大省。马铃薯疮痂病流行呈加重趋势,对我区乃至全国马铃薯产业威胁严重。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地区已报道的6种疮痂病病原菌为研究材料,其中分布最广泛的菌种选取3株,其余菌种各选1株,共计8株。本实验利用MLSA(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多位点序列分析)方法确定了菌株种类;通过鉴定各菌株的致病基因岛类型及测定各菌株对小萝卜苗生长的抑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在城市周围的一种城市过渡形态。它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双重属性,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变化最明显、最剧烈的地带。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很多特大型城市已经进入城市郊区化阶段或者城市后郊区化阶段,在此阶段,城市发展造成的城市问题逐步显现,因此对于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时,从单一的角度对于城市进行分析研究,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对于城市边缘区这
目的:本研究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观察交泰丸及其拆方单用黄连和单用肉桂对CUMS抑郁大鼠行为学的影响,以及交泰丸、黄连、肉桂对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上关键因子的影响,进一步阐明交泰丸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初步揭示交泰丸抗抑郁作用的科学内涵。方法:选择Wistar雄性大鼠,按初始体重和旷场实验结果随机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交泰丸高剂量组(3.00 g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的特征,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的研究,对判断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进一步提升房地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带动作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以辽宁省房地产业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对辽宁省总体及其地级市房地产宏观经济环境、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建设、商品房销售、土地开发与购置、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房地产政策等方面
胃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列恶性肿瘤第三位,病死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第二位。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每年约99万人被诊断为胃癌,其中死亡约73.8万人。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我国80%以上的胃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晚期,并且预后较差。恶性肿瘤的侵袭与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机制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肿瘤侵袭与转移过程复杂,主要是原发部位的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病灶,侵袭穿越基底膜并向周围间质浸润生
超分辨率是基于已有的低分辨率图片通过软件或硬件的放法获得对应的高分辨率的技术。现如今,给定一组低分辨率观察的图像,尝试以高分辨率重建原始场景是图像领域的研究热点。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应用广泛,目前广泛应用于视频压缩与恢复,医疗影像图像质量提升辅助诊断,视频监控与安防领域。提升图像超分辨率技术的图像恢复能力,尤其是优化神经网络的结构,在提升效果的同时减少其计算资源的消耗使得其能够达到实际使用的程度就显得
目的:探讨一站式多模态CT技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并寻找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与脑CT灌注成像(CTPI)灌注参数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经临床诊断的158例AIS患者,行一站式多模态CT检查,包括头颅CT平扫、头颈部CTA及头部CTPI。CT数据以DICOM格式贮存,在GEADW4.7工作站进行图像分析与后处理。CT平扫排除颅内出血及占位性病变,观察早期脑梗死征象
黑龙江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全国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全年负温月份接近六个月。黑龙江流域冬季常年出现冰塞、岸冰和锚冰等各种冰情复杂的现象,河冰的生消过程往往会直接干扰水电站和周边的农业工程和生态环境。锚冰的生长和释放过程会影响到水电站的运行、冰上交通、水中的生态系统和泥沙输移。本研究借助于低温环境模拟实验室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初步探究了河流锚冰演变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参数。希望能为锚冰演变过程的研究提
成都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利用遥感技术提取成都市中心城区的植被、湿度、干度及地表温度信息,通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对研究区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其次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技术提取研究区地表覆盖信息,分析研究区地表覆盖情况;最后构建RSEI指数与地表温度关于地表覆盖面积占比的多元回归方程,结合规划数据预测2035年环境质量状况,并给出研究区
分枝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特征,对植株的形态建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作为研究分枝的模式植物,分枝习性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率等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