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叔向,名羊舌肸,因食邑于杨,故又称杨肸,是春秋晚期晋国著名的贤臣,也是与子产、晏婴并起的杰出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在社会发生着剧烈变革的春秋时代,叔向、子产、晏婴等前诸子时代的智者积极参与国家政治,关心国家命运,为国家出谋划策前后奔走,同时对社会伦理和现实政治亦有许多深刻的思考和精辟的言论。针对目前学界对叔向研究较少,对其思想评价也较为单一的现状,本文意在对叔向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挖掘其思想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其道德精神和人格理想,并借此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本文以《晋叔向思想及文学研究》为题目,以叔向为研究对象,以《左传》、《国语》等先秦两汉典籍为主要材料,从家世、思想、人格以及文学等方面对叔向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研究叔向之家世与生平,根据《左传》《国语》等相关记载,考察梳理地志、史籍等相关材料,并借鉴近年来考古界对出土文献的研究成果,考辨羊舌氏最初所得之封地“羊舌”之所在,并据此重建羊舌氏的家世族谱。通过纵向研究其家族世系和横向考察其政治活动与社会交往,对叔向的生平经历和政治地位有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为其思想研究提供前提条件。第二章是关于叔向思想的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叔向对“礼”的改造,他构建了以“卑让”为主,“忠信”为辅的“礼”的内在根本精神;二是对于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的深入探讨和分析,通过对“礼”与“刑”关系的分析以及先秦法制史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挖掘其坚守礼治的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对叔向思想保守性的论断进行重新思考和更加深入的讨论。第三章展示叔向中正耿直的性格特征并分析其爱国主义的道德精神和君子观的人格理想。叔向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体现在他深厚的宗族感情,更体现在叔向竭尽所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而叔向有关“君子”的论述则体现了他对君子人格的自觉追求。第四章从叔向语言的文学性、《左传》等其他典籍中的叔向形象以及相关的文学典故对叔向展开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