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瘀证的现代文献计量学研究及知识图谱分析

来源 :贵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ao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虚血瘀证是临床常见疾病的主要证型,尤其在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中所占比重较大。气虚血瘀证在冠心病、心绞痛、中风等疾病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可视化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形成的“科学知识图谱”可以更加直观的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
  本研究搜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三大中文数据库的关于气虚血瘀证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建立文献数据库,利用CiteSpace5.3.R6软件的科技文本可视化技术对气虚血瘀证相关文献进行科学计量的可视化分析,分别从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方面分别进行共现及聚类分析,得出相关可视化知识图谱,理清气血血瘀证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规律,找到该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及主要的研究机构,发现并预测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教学、科研及临床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
  目的:
  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关于气虚血瘀证的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理清气虛血瘀证研究领域的基本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梳理分析气虚血瘀证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规律,探讨此领域的研究热点,并预测分析发展趋势。同时利用CiteSpace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绘制气虚血瘀证的相关知识可视化图谱,使研究结果清晰直观的表现出来,希望为今后的教学、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等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方法:
  本课题筛选收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三大中文数据库中气虚血瘀证的相关文献:
  ①对所纳入的文献数据的发文年代及期刊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②对所纳入的文献数据通过CiteSpace5.3.R6科技文本可视化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共现和聚类分析,绘制出气虚血瘀证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
  结果:
  本课题分别从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来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文献外部特征结果(包括文献的数量、发表年份、期刊分布、作者、研究机构等几方面):
  所纳入的气虚.血瘀证相关文献共1666篇,发文量整体表现为上升趋势,2016年有回落。共涉及513家期刊杂志中,载文量最多的是《中国中医急症》总收录量为265篇,核心期刊中《中医杂志》载文量最高。北京中医药大学是该研究领域的领军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山东省、河南省、长江三角洲地区、湖南、广州等地区。文献作者之间两两合作及小合作团队比较普遍。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伟发文量最高。
  2文献内部特征结果(主要通过关键词分析得出);
  对本次纳入研究的文献关键词进行分析,所涉及疾病中词频最高是冠心病,涉及方药中词频最高的是补阳还五汤。关键词聚类共形成8个聚类丛,最大的是#0丹参这个聚类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键词聚类的时间线图,关键词突现表,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呈现出气虚血瘀证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结构,完成新趋势的预测。
  结论:
  1文献外部特征分析结论:
  气虚血瘀证的相关研究领域处于持续稳步发展中,2016年开始发展势头有所减缓。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伟是该领域领军人物,研究机构及作者之间的合作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扎实的科研实力对研究趋势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2文献内部特征分析结论:
  2.1研究热点:
  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脑梗塞、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当今该研究领域的热点疾病;
  与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是近年来气虛血瘀证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王清任创制的治疗气虛血瘀证的代表方剂是该领域的热点方剂;
  王清任、张锡纯等著名医家的理论体系的研究从挖掘是该领域的重要理论研究;
  2.2知识结构:
  该领域的研究多为临床疗效的研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探究气虚血瘀本质的相关生物学指标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方法也越来越严谨,但研究主题一-直围绕着心脑血u管疾病展开,结合近两年的发文量来看,该领域在研究内容上需要新的突破,需要学者们去发现新的研究领域以丰富气虚血瘀证的理论及临床内容。
  2.3预测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仍然会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疾病。与中医体质学说相结合是该研究领域的新思路。
  本研究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利用科技文本可视化软件对气虚血瘀证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梳理分析,形成了相关的知识图谱,对后续的学术交流合作,科研选题,资金的投入,教学、临床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经济建设与运行中煤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浅部煤层资源的日渐枯竭,因此需要增加开采深度。从而巷道掘进支护与维护问题成为难题之一。然而单一的主动支护和被动支护,无法有效地完成对巷道聚剧烈变形和和持续蠕变的控制。在高应力软岩巷道传统锚杆支护技术难以提供稳定、有效的承载结构,然而被動支护形式,尽管能依靠其护表作用有效提高浅部围岩的稳定性,但对于围岩的强烈变形依旧无法抵抗。因此,文章从多角度
期刊
摘 要:为了保障人们用电的有效性,则需要保障供电安全、用电安全。其中,供电安全是现阶段供电工作的重点,也是保障用电安全的基础,因此应重视供电安全问题。为了保障有效的供电,则需要加强继电保护工作,降低供电系统故障发生的概率。本文以110KV以下的继电保护为例,对继电保护的类型、故障及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110kV;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措施  1 引言  电力行业承担着众多电力工程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国情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上奔驰,电力企业亦是如此,那么在发展的同时精益求精,对工会建设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提高企业与员工的整体素质之外,对工会建设的重视也在逐渐加强,为推动电力企业的长久发展,适应社会的脚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文仅就电力企业工会建设的要点方面作出浅淡研究分析。  关键词:电力企业;工会建设;研究要点  从当下情况来看,改革已经深入到企
期刊
摘 要:建筑外观也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单元式幕墙能够非常简便的起到对建筑物外观进行美化的作用,各种丰富多彩的单元式幕墙也让建筑物涣然一新,在建筑物的外观设计中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单元式幕墙的设计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设计与施工相互衔接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单元式幕墙;建筑外观;建筑设计;建筑施工  引言  近几年,建筑外观越来越复杂,从而导致运用单元式幕
期刊
摘 要:石油化工业作为我国的主要经济支柱型产业,为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人们对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普遍增高,石油化工业也面临着新的难题。石油运输可以通过管道、水运与铁路运输多种方式,但管道运输较为常用,而石油管道运输需要形成管道质量的良好保障,才能够保障石油在管道运输过程中不泄露,不引起社会危害。所以针对于石油化工管道,还需要形成良好的焊接工艺质量,提高石油管道运输质量。 
期刊
摘 要:在金融企業的经营管理中,管理会计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将管理会计应用于绩效评价中对于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有着强大的作用,对于推进企业发展转型促进企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管理会计运用于我国企业管理的时间不长,又受到各种外部因素制约,导致在我国企业管理中还未能熟练运用管理会计。本文通过分析管理会计运用于绩效考核中的优势,针对现阶段企业管理的现状,提出部分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管理会
期刊
摘 要:在西方发达国家,仓储业的现代化程度,为军队的长足发展提供了保障。在我国,一些大的部队仓库也正在实践并享受着先进信息化带来的快意。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向军事领域的渗透,推动着军事领域的变革,导致现代战争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的发展和战争的变革,必然引起军事仓储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人才和管理手段的变革。加强军队信息化仓储管理,对于提高仓库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军队;仓储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电力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电力企业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通过建立合理的企业文化推动加强电力企业的发展,目前来看工会是电力企业中比较常见且十分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所以说加强研究电力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不断推动整个电力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本文简单介绍了工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提出相应措施推动工会在电力企业文化建
期刊
摘 要:离心泵在我国很多行业之中被广泛应用,而离心泵的机械密封则是离心泵的一个异常精密且工艺复杂的零部件,其精密程度与整个离心泵的运行效果息息相关,而且离心泵的机械密封制作工艺难度大,安装精度要求高。为了使离心泵可以安全高效的运行,我们则需要对离心泵机械密封故障和损坏进行管理和预防,将我们的注意点尽可能地集中在这些部位,尽最大的可能来降低离心泵损坏和部件更换所造成的多余成本,减少经济方面的损失。 
期刊
目的:苗族养生保健方法是苗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苗医养生保健理论的指导下总结的具体可行的方法论,在历史发展中为苗家人的养生延寿、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上苗家人历经战争与迁徙、封建统治阶级的镇压、生产生活的萧条、民风民俗的传统、思想的保守封闭,使得苗族养生保健方法只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流传,并且内容零散、形式纷杂、不成体系。由此在流传的过程难免会发生漏传、错传的现象,实施过程缺乏合理的引导而无法达到最好的养生功效,因此制约了苗族养生保健方法在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本文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