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保障人们用电的有效性,则需要保障供电安全、用电安全。其中,供电安全是现阶段供电工作的重点,也是保障用电安全的基础,因此应重视供电安全问题。为了保障有效的供电,则需要加强继电保护工作,降低供电系统故障发生的概率。本文以110KV以下的继电保护为例,对继电保护的类型、故障及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110kV;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措施
1 引言
电力行业承担着众多电力工程项目,其中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项目是电力行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该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电力行业的发展。通过实行继电保护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电力在运行过程中受干扰的概率,提高电能输送质量。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电力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故障问题发生频率也逐渐增加,这给电力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电力行业必须做好继电保护工作,增强故障分析与解决能力。
2 继电保护的类型
继电保护根据不同的标准拥有不同的分类,通常按照被保护对象分类可分为输电线的保护和主设备的保护,其中主设备的保护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容器等的保护;按保护功能可以将继电保护分为有短路故障的保护和异常运行的保护;按照保护装置进行比较和运算的信号量不同,可以将继电保护分为模拟式保护和数字式保护;按照保护动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将继电保护分为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等。
3 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故障
3.1电流互感器故障问题
对于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系统来说,其平稳运行离不开电流互感器的使用,该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继电保护质量,其在运行时主要就是依靠电磁感应原理。电流互感器在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中的基本要求就是电流互感器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一次电流的运动波形[1]。在实际工作中,如果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了非正常运转,电流互感器应当能够及时感应到故障并将故障电流反馈出来,同时要准确反映电流的波形。电流互感器的故障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严重失真,如果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很大,特别是一次电流中的非周期分量出现了严重的饱和状态,电流将以几十倍、几百倍的速度增加,最终造成二次电流的严重失真。第二种故障是电流互感器出现严重的饱和,当此情况发生时,传变特性将无法输出准确的数值而变成零,由此一来便会引起继电保护出现拒动的情况,影响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的正常运转,从而引发电力故障。
3.2继电保护配置的不合理
就我国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疆土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差别较大,对电力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对于一些自然环境恶劣或者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开展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工作非常困难,即使配置了继电保护装置,这些装置也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已经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继电保护,但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继电保护设备应用非常欠缺,人们对继电保护的认知也不够,导致部分人员为了获得个人利益不惜破坏电力设备,给当地的电力供应和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3.3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问题
首先是PT的开口三角电压回路运行不稳定。PT开口三角电压回路的故障问题主要是由电力机械上的原因所造成的,由于某些习惯的做法从而造成了短路的情况。当变电站出口接地出现故障的时候,零序电压就会变得较大,回路中的电流量较大,进而就解决了回路的短路问题。其次是PT二次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不对。电压互感器二次接地与地网之间相联系就会产生电压,这个电压是由各相的不平衡电压和接触电阻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最后,这个电压叠加到保护设备的电压上,引起了电压的相位变化,从而导致了阻抗元件和方向元件的误差。二次接地没有成功一般除了变电站接地网的原因,还有接地工艺的原因。
4 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故障的处理措施
4.1合理配置继电保护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
继电保护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与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故障处理质量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对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同时注意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与责任意识培养,适当增加继电保护技术人员的实践机会,切实提高继电保护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除此之外,电气企业还应当做好人力資源配置工作,结合继电保护人员的能力及地区电力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每一位技术人员的价值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尽可能减少人员的频繁调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2完善继电保护设备的配置方案
现阶段,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案主要有2种:常规继电保护配置和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第一,常规配置,包括主变压器保护、电容器保护及其他保护监控设备等,但是这种保护方案未考虑到继电保护设备更换或性能改进等要求。第二,系统保护,双重化是系统配置保护的配置原则[2],每一套都有完整的继电保护功能,同时也可完成测控功能,此方案相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较高。
4.3转变管理观念,利用高科技技术对变电设备进行保护
在我国,多数的变电站仍然还在使用传统的继电保护设备,传统设备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限制了变电站的持续发展。转变管理观念,变革管理体系是提高电力系统运作效率的必要条件。在改变管理体系的前提下引用高科技的智能设备可以减少继电设备的维修次数,节省维修费用,同时减少工作量,让技术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多的实践区,更新自己的知识和专业素质,从而提高继电保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变电站的良性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新时代,电力企业要想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确保110KV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提高发电、供电效率,推动电力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任启金,邢建浩,孟庆江,张志强.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及解决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219.
[2]程永安.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的故障及措施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256.
关键词:110kV;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措施
1 引言
电力行业承担着众多电力工程项目,其中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项目是电力行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该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电力行业的发展。通过实行继电保护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电力在运行过程中受干扰的概率,提高电能输送质量。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电力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故障问题发生频率也逐渐增加,这给电力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电力行业必须做好继电保护工作,增强故障分析与解决能力。
2 继电保护的类型
继电保护根据不同的标准拥有不同的分类,通常按照被保护对象分类可分为输电线的保护和主设备的保护,其中主设备的保护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容器等的保护;按保护功能可以将继电保护分为有短路故障的保护和异常运行的保护;按照保护装置进行比较和运算的信号量不同,可以将继电保护分为模拟式保护和数字式保护;按照保护动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将继电保护分为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等。
3 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故障
3.1电流互感器故障问题
对于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系统来说,其平稳运行离不开电流互感器的使用,该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继电保护质量,其在运行时主要就是依靠电磁感应原理。电流互感器在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中的基本要求就是电流互感器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一次电流的运动波形[1]。在实际工作中,如果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了非正常运转,电流互感器应当能够及时感应到故障并将故障电流反馈出来,同时要准确反映电流的波形。电流互感器的故障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严重失真,如果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很大,特别是一次电流中的非周期分量出现了严重的饱和状态,电流将以几十倍、几百倍的速度增加,最终造成二次电流的严重失真。第二种故障是电流互感器出现严重的饱和,当此情况发生时,传变特性将无法输出准确的数值而变成零,由此一来便会引起继电保护出现拒动的情况,影响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的正常运转,从而引发电力故障。
3.2继电保护配置的不合理
就我国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疆土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差别较大,对电力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对于一些自然环境恶劣或者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开展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工作非常困难,即使配置了继电保护装置,这些装置也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已经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继电保护,但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继电保护设备应用非常欠缺,人们对继电保护的认知也不够,导致部分人员为了获得个人利益不惜破坏电力设备,给当地的电力供应和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3.3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问题
首先是PT的开口三角电压回路运行不稳定。PT开口三角电压回路的故障问题主要是由电力机械上的原因所造成的,由于某些习惯的做法从而造成了短路的情况。当变电站出口接地出现故障的时候,零序电压就会变得较大,回路中的电流量较大,进而就解决了回路的短路问题。其次是PT二次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不对。电压互感器二次接地与地网之间相联系就会产生电压,这个电压是由各相的不平衡电压和接触电阻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最后,这个电压叠加到保护设备的电压上,引起了电压的相位变化,从而导致了阻抗元件和方向元件的误差。二次接地没有成功一般除了变电站接地网的原因,还有接地工艺的原因。
4 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故障的处理措施
4.1合理配置继电保护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
继电保护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与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故障处理质量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对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同时注意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与责任意识培养,适当增加继电保护技术人员的实践机会,切实提高继电保护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除此之外,电气企业还应当做好人力資源配置工作,结合继电保护人员的能力及地区电力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每一位技术人员的价值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尽可能减少人员的频繁调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2完善继电保护设备的配置方案
现阶段,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案主要有2种:常规继电保护配置和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第一,常规配置,包括主变压器保护、电容器保护及其他保护监控设备等,但是这种保护方案未考虑到继电保护设备更换或性能改进等要求。第二,系统保护,双重化是系统配置保护的配置原则[2],每一套都有完整的继电保护功能,同时也可完成测控功能,此方案相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较高。
4.3转变管理观念,利用高科技技术对变电设备进行保护
在我国,多数的变电站仍然还在使用传统的继电保护设备,传统设备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限制了变电站的持续发展。转变管理观念,变革管理体系是提高电力系统运作效率的必要条件。在改变管理体系的前提下引用高科技的智能设备可以减少继电设备的维修次数,节省维修费用,同时减少工作量,让技术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多的实践区,更新自己的知识和专业素质,从而提高继电保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变电站的良性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新时代,电力企业要想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确保110KV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提高发电、供电效率,推动电力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任启金,邢建浩,孟庆江,张志强.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及解决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219.
[2]程永安.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的故障及措施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