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数据的热带气旋轨迹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_b074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带气旋(即台风或飓风)因其发生频次高、危害程度大、影响范围广和灾害链长等特性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直以来,对于热带气旋及其特性的研究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其中对于气旋轨迹的研究更是该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传统的热带气旋轨迹预测方法主要分为动力学方法(又称数值预测模型)和统计模型。尽管以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预测效果。但是也有一定弊端,其中动力学方法依赖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动态建模气象状态的能力。传统的统计方法往往需要手动特征提取,效率低且依赖专家的领域知识。另外在全球变暖等这极端气候的影响下,强热带气旋有逐年诸多的趋势,影响气旋的外部因素愈加复杂,这也增加了轨迹预测的难度。总的来说,当前热带气旋轨迹预测瓶颈主要在于:(1)难以解决时间维度的长期依赖问题,造成长期预测性能不佳(2)缺乏考虑风眼外围云墙区、螺旋雨带区等特征对于轨迹的影响,难以提取气象因素与轨迹之间的时空关联特征,造成极端气旋轨迹预测困难(3)没有充分利用多种类型的数据,实现不同模态之间的价值互补,导致整体预测效率和准确性遇到瓶颈。鉴于近几年深度学习方法被证明能从大规模数据中自动提取数据之间的空间和时间特征,并且对于复杂结构的数据预测非常高效和准确。深度学习方法为热带气旋轨迹预测目前面临的瓶颈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基于此,本文使用多种模态的热带气旋相关数据,构建新颖的基于多模态数据的集成神经网络轨迹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长期预测困难、极端路径预测性能欠佳等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数值型最佳轨迹数据中的气旋自身属性和气象因素,构建新型的基于数值数据类型的预测模型。首先使用自相关、偏自相关分析确定最佳输入历史时间。然后提出结合降噪自编码器和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网络的神经网络架构,其中降噪自编码器在进行特征的重构和关联特征的提取的基础上实现降维。序列到序列的网络用于进行长期时序特征提取。(2)针对卫星遥感图像,构造新型的基于图像数据的预测模型。首先对于从图像数据到数值数据难以映射的问题,将预测目标(经纬度值)转化为密度图。接着在充分考虑台风风眼外围云墙区、螺旋雨带区等因素对轨迹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空间注意力机制的Conv LSTM进行全局和局部的时空特征提取。并且整体使用编码-预测架构实现对极端气旋路径的精准预测。(3)充分使用多种模态数据,弥补单一数据造成的结果偏差。提出新型基时空轨迹的集成方法,将预训练的基于数值数据的预测网络和基于遥感图像数据的预测网络整合,构建基于多模态数据的集成神经网络轨迹预测模型,实现对跨度时间范围长的、路径极端的热带气旋轨迹的精确预测。
其他文献
毫米波无线通信是未来5G网络中达到更高数据速率的关键,采用大型天线阵列可以实现毫米波通信的高功率增益。然而,天线数量的逐渐增加将导致通信系统越来越复杂,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具有很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引入了多维张量低秩分解模型,对于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信道估计问题,做出了以下研究:首先,为了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度,提出了基于TTSVD和FAST-HALS的毫米波大规模M
何劭(236~301),字敬祖,陳郡陽夏人,西晉大臣,出身陳郡何氏,太傅何曾次子,官至司徒。永寧元年去世,追贈司徒,諡號為康。曹攄(255~308),字顏遠,譙國譙縣人,西晉文臣,出身譙郡曹氏,曹魏大司馬曹休曾孫,衛將軍曹肇之孫,西晉官員、文學家,官至襄城太守、征南司馬。永嘉二年逝世。本文由上編(文學綜論)、下編(曹攄、何劭年譜)與附錄(曹摅、何劭诗文集註)組成。上編分為緒論與正文兩個部分。緒論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平台已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和载体,网络信息的传播给当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使得人与人之间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与交流成为现实。同时,网络舆情传播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政府的关注,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与分析能够为政府和企业的舆情监控等工作提供重要的把控思路及手段,值得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深入研究。现阶段,关于信息传播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可观测的具体网络结
交通网络就像是一个城市的“血管”,在城市的进步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网络越来越密集,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血管堵塞”问题也逐渐浮现,影响着城市的健康,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对交通数据的研究可以揭示交通流动的内在规律,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对整个城市的公共安全、城市规划与发展以及人们的出行规划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供非常有效的数据支持,更好地推动智慧城市
在唐诗学史乃至中国诗歌史中,杜甫占据着重要地位。杜诗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众体兼善,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中外之间的密切交往,杜诗被翻译成英文并在英语世界中受到了格外关注,当今影响较大的当属宇文所安和许渊冲英译杜诗。本文拟通过对宇文所安《杜甫诗》和许渊冲《许渊冲英译杜诗选》进行对读,从译者与译本两方面寻求二人在翻译理论、翻译策略、语言选择、诗歌韵律处理等方面的异同,并结合多
生态系统洪涝调节服务是减缓洪涝灾害风险的重要措施,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生态系统洪涝调节服务及其供需关系不仅受制于土地利用变化,而且还可能随洪水重现期的变化而改变。然而,目前对生态系统洪涝调节服务的相关研究仅基于单一重现期,缺乏综合评估不同重现期下生态系统洪涝调节服务及其供需关系的方法,更缺少对非工程性措施(如土地利用方式)和工程性措施(如水库建设)在不同重现期下影响生态系统洪涝调节服务的系统
普契尼(Puccini Giacomo,1858-1924年),是19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是"真实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选自他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是普契尼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作之一,正是这一部作品奠定了普契尼本人在歌剧界的地位,也正因为这一部作品深受观众喜爱,使得他赢得了响亮的名声。在演唱分析的过程其实我遇到了很多的难题,首先是这一首作品本身曲子里的音乐符号
时延估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参数估计方法,在室内定位、目标监测、地质勘探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密集多径环境下的时延估计技术由于受到信号相关性及算法网格的限制从而成为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及难点。传统的时延估计方法如以特征值分解为理论基础的子空间类方法虽提高了时延估计的性能,但此类方法在密集多径环境下容易受到分辨率的限制而不能满足高精度的估计需求。基于稀疏迭代的参数估计方法为密集多径环境下的时延估计提
在全球化和旅游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性是理解旅游目的地变迁的重要视角。在人文地理学对地方是如何形成的研究中,往往强调经济和物质力量的作用,却忽视了语言在地方建构中的作用。而语言景观,作为语言的物质载体,既具有景观的表征属性,也具有语言的意识形态属性,是人们赋予地方情感和个性的中介载体,是研究地方性形成的有力切入点。通过对国内外语言景观的研究进展分析发现,国外对语言景观研究发展迅速,相比之下,国内对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是二十世纪世界重要的钢琴家、指挥家、古典音乐作曲家。他的音乐除了具有悲剧色彩外,有时也以磅礴的力量歌颂幸福、赞颂祖国大好河山,刻画出一些安静而祥和的画面。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旋律优美,他的旋律写作结合了俄罗斯民歌风格,其作品运用了丰富的和声语汇和复调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是拉赫玛尼诺夫所擅长的,他曾先后创作过83首浪漫曲。其中1896年创作的《春潮》,是《十四首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