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和BSA的自组装体在细胞层面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i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构建新材料的一种有效手段,自组装具有环境友好、操作简单、易于设计和控制等优点。基于生物大分子的自组装除上述优点外,还具有低毒、可生物降解等特性,因此在细胞成像、癌症诊疗以及药物递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一系列生物材料中,DNA除具有高生物相容性外,还具有能够相互配对并易于设计等优点。牛血清白蛋白(BSA)是一种大量存在于牛血清中的蛋白质,成本低廉、生物相容性好。本文中,基于BSA和DNA两种生物大分子,结合自组装技术,构建了用于细胞成像和药物递送的生物基组装体,并用于负载盐酸阿霉素。盐酸阿霉素是一类光谱抗癌药物,成本低廉且易于负载,能够紧密结合到DNA双链中,同时也能够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与蛋白质结合。首先,选用乙醇、丙醇和异丙醇作为“脱溶剂”各自制备了BSA纳米粒子,并系统地研究了这些纳米粒子的各种性质,包括粒径大小和分布、粒子形貌、光谱性质、生物相容性以及载药性能等。结果表明,这三种“脱溶剂”都能够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且生物相容性良好的BSA纳米粒子。虽然丙醇和异丙醇具有更强的聚沉能力,但由于他们容易引起纳米粒子粒径的剧烈变化,因而不利于控制粒子的粒径,而有利于制备大粒径(数百纳米)的BSA纳米粒子。相反,乙醇虽然聚沉能力相对较低,但由于不会引起纳米粒子粒径的剧烈变化,因而有利于实现对纳米粒子粒径的控制。此外,三种纳米粒子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乙醇制备的纳米粒子由于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具有更高的药物负载能力和更强的进入细胞的能力。该研究为后续研究中“脱溶剂”的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因此,基于上述研究结果,选用乙醇作为“脱溶剂”,以BSA、DNA片段和SYBR Green I为原料,通过简单的凝聚法制备了DNA@BSA荧光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具有均匀的粒径分布(PDI:0.087)和约122 nm的平均粒径,并且能够顺利进入MCF-7细胞并累积在细胞质中,实现荧光成像。然后,为了实现靶向药物递送和荧光成像,我们选择DNA核酸适配体作为构建载药自组装体的靶向分子。首先,系统地研究了S2.2、AS1411和SYL3C三种核酸适配体对MCF-7细胞的亲和性。通过高温破坏核酸适配体中残存的氢键。然后,分别用退火、冰水浴和室温降温三种方式冷却这些核酸适配体以建立新的氢键。最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系统地评估这些核酸适配体对MCF-7细胞的亲和性。结果表明,AS1411对MCF-7细胞的亲和性最强。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在后续章节中选择AS1411作为构建药物载体的靶向单元,并模仿两种生物体结构设计并构建了两种DNA组装体,并将它们应用于靶向细胞成像和药物递送。其中一种DNA组装体是由含有两个核酸适配体的“子叶”和一个DNA双链的“下胚轴”组成的“DNA豆芽”,另外一种DNA组装体是由四条相互配对的DNA单链(其中包含一条含有核酸适配体片段的单链和三条含有黏性末端片段的单链)合成的“纳米苍耳子”。这两种DNA组装体都能够高效负载盐酸阿霉素,并能够靶向抑制MCF-7细胞。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核心处理器性能的提升、新型传感器价格的下降,以移动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移动机器人是多个交叉学科研究的产物,涉及高精度定位、环境感知、人机交互、运动控制和路径规划等多项机器人技术。其中高精度定位和环境感知是最为基础且重要的环节。然而,现有的移动机器人受应用场景固定、定位稳定性不高、环境交互能力弱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导致其可用性不高、实际经济产出较低。基于上述的需求,本文围
随着电子信息的飞速发展,计算电磁学(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CEM)已经发展成为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例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的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和信号完整性分析(Signal Integrity,SI)、无线设备的比吸收率(S
材料形式的丰富增添了人们对物理世界操纵的自由度。超材料的出现不仅使科学界对电磁参数的认识加深了一个层次,并且由于超材料单元本身具有强大的电谐振和磁谐振,非常便于电磁现象的调控以及装置设备的研发,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电磁相关领域的发展。超表面是由亚波长尺寸的超材料结构在二维方向上延拓而形成的平面阵列,它在媒质交界面上引入突变的电磁响应,进而对空间波或者表面波灵活调控,由此激发了一系列轻便超薄的电磁波控制
随着城市扩张以及多模式交通网络体系越来越成熟,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中子网络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是交通枢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地规划设计城市多模式交通枢纽,对于优化存量资源,提升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整体运输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较少考虑枢纽在多模式交通网络中的地位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交通供给特性与换乘行为特性在网络中的影响分别独立开展研究,且在多模式交通网络环境下,考虑多种换乘方式时不同类型
近年来,基于人体生命体征监测的可穿戴传感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已逐步商业化。然而,通过生命体征数据来反映人体健康程度是有限的,因为它不能在分子水平层面提供人体新陈代谢方面的信息。汗液作为人体体液的一种,其成分含有大量与人体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物质,如无机盐、有机小分子、蛋白质、激素等。对汗液中的这些成份进行分析能够获得诸多人体健康信息如饮食状况、压力程度、电解质平衡、水合作用等等。传统的汗液分析往往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不断重视,电动汽车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相比于传统的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具有节能环保,使用成本低,驾驶体验好等优点,但也面临着续航里程短,充电慢,充电难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动汽车的普及使用。科学合理地引导电动汽车出行,完善充电设施规划布局可以缓解出行者的里程焦虑,促进电动汽车的有序发展。本文基于交通网络流理论,以电动汽车出行为研究对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等优点,而梁柱节点连接问题是影响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近些年来,混凝土环梁节点作为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的一种节点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钢管在节点区断开,该节点形式保证了节点区与框架梁端的混凝土成为一体,传力路径简单明确。但由于混凝土脆性的特点,在局部压力作用下,普通混凝土环梁节点节点区混凝土开裂现象较为严重,节点的抗剪承载力相
近年来,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由于钢材的可回收利用性,采用钢结构桥梁对环境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有效劳动力不足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问题不断凸显。因此,轻型化、工业化、组装化桥梁建造在未来将占据桥梁建设的主要地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蜂窝梁外观的新型钢结构主梁——正八边形钢板腹梁。依托江苏省“
第一部分circHIPK2调控神经干细胞的分化目标: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能够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NSC分化的神经元可以替代因损伤、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而丢失的神经元。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表达丰富,但circRNA是否参与NSC分化的调控及
背景卵巢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两大主要原因是:1)发现晚:目前现有的影像检查手段难以在发病初期及时诊断,因此很多患者被诊断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2)耐药性:大部分患者对铂类药物初始治疗有效,但停止治疗后一段时间复发,间隔亦越来越短。因此,探究一种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新型药物从而改善卵巢癌的诊断及治疗现状迫在眉睫。超声微泡是一类已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