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创作中文字内容现状研究 ——以历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为例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othy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字内容是书法作品的创作素材,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传承的重要依据,是书法家创作过程中的情感纽带。当代书法创作中,舍弃素材文义,一味注重视觉效果已然成为普遍现象,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当代书家文化底蕴的严重缺失,二是在很大程度上书法受到了西方视觉艺术的套牢。本研究以1980年到2015年35年间,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共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书法作品文字内容为研究对象,用数据统计的方法从作品文字内容研究的角度说明当代书法创作中文字内容与书法创作的关系,总结异同、发现问题,并试探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给当代书法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千汇万状,无所不包”的杜诗,除了发抒其“思君王、忧祸乱、悲时日、念友朋、吊古人、怀远道”等等深沉博大的情怀外,也时有对艺术至为恳挚的评赏,就中以题画诗最为大宗。本文即以杜甫的题画诗为研究主体,分析杜甫在生活起伏的艰难情境中的审美表达。据笔者统计,在杜甫一千四百多首诗中共有题画诗23首,比率虽并不算高,但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于有唐一代皆非比寻常。这些题画诗是杜甫艺术与思想的完美结合。本文从历史
推定的概念和效力充满了争议,这是因为人们常常在一般法律规则、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推论以及假定等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推定。应该区分使用推定和相近的概念,将刑事推定的概念限缩为:根据法律规定,非要件事实成立时,推出某要件事实成立。刑事推定不影响客观证明责任的分配,其实质是改变证明主题。刑事推定可降低控诉方的证明负担,促进刑事政策目的的实现,但是也有侵蚀被告人基本权利的风险。对刑事推定应当从四个方面进行限制:
河流是连接大陆和海洋的重要纽带,流域人类活动如工农业发展等导致的废水排放增加、水库大坝修建等,对流域库区,并通过河流对河口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探讨大坝水库对流域及河口近海的影响已成为生态环境科学关注的热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坝水库导致流域物质和生态环境如何变化,二是流域内的变化导致河口生态环境如何变化;而探究难点在于寻找记录生态环境变化的载体和定量指标。沉积物生源要素是反演水体生态
本文将“上帝”这一文学母题与黑人女性文学联系起来,从黑人女性的“上帝情结”这一视角切入,以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和艾丽斯·沃克的《紫色》为文本依据,以新历史主义理论为指导框架,探讨“上帝”在黑人女性眼中的形象和意义的同时,重新审视两个女主人公的性别意识身份,挑战传统的性别二元对立,意在证明“上帝”文化是以何种方式向黑人女性文学中迁移并存在的,并指出正确认识“上帝”的形象和意义对黑人女
我国无罪判决率低是探讨热点话题,诸多学者从制度层面、国内外的对比以及调研汇总上百件案例进行分析,寻找无罪判决率低和错案频频发生的原因和出路。之前学者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基础,通过归纳与总结的方式,加上比较的方法和实证案例分析研究相结合对宣告无罪的具体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归纳我国刑事案例审判中的关键点,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全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无罪判决与有罪判决的概念和近年来发展现状和社会背景简要
随着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践的发展,相关研究逐渐关注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生活能力的恢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联结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场景的康复服务介入有助于他们回归社会。为此,本文聚焦社会工作者介入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生活能力时采取的服务策略研究。本研究借鉴场景理论和行为场景理论的指导,选用个案研究法,以“回归家庭生活”系列服务为例,就社会工作介入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生活能力的场景策略展开具体的研究。本
行政案件执行有效性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执行主体的素质、被执行人的认同、行政执法环境的转化以及政策本身是否属于“良法善治”的范畴,都影响到行政案件执行有效性。现代社会,随着国家对市场经济调控能力让位,市场经济下影响公共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亟需理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国内的许多学者进行了多方探讨和探索,最终总结出一些既定的、好用的提升政府执行有效性的手段,例如近年来招收公务员的标准越来越高,就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高度重视。批判性阅读是西方国家阅读课堂上教师强调的一种阅读方式。近几年出国求学的人数节节攀升,究其根本,是中国教育影响了中国学生的独立思考,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所以学生自学能力并不是很好。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符合个体自身和时代发展需求,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也只有培养创新性思维,经济全球化才能有更快的发展。本世纪开始很多国家开始考虑未来
贫困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脆弱性是影响农户贫困的关键性因子。生态环境脆弱的内陆干旱区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区”和“攻坚区”,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实现该地区贫困农户的稳定脱贫和提高脱贫的稳固性,降低脆弱性对贫困的影响并进一步就微观贫困个体的行为进行剖析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基于此,本研究围绕脆弱性对贫困的影响这一主线,以地处内陆干旱的宁夏西夏
在文学艺术中,植物是艺术家和文学家创作的源泉,人们从植物的物理美探寻美的自然逻辑,并从植物与人各个方面的相似性中感悟自我内心的情感。通过对植物之美的思考和重新审视,发现我们不仅与人,而且与一切存在于我们范围之内的生物息息相关。在人与植物的关系中,我们总是会将自己置于生物界一等公民的身份,把植物看作静默不动的食物链最底层者。然而作为迄今为止占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七生物总数的植物,在过去的二十多亿年里,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