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广西某市2014-2018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该市近5年来原发性肝癌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状况、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同时,运用决策树算法探索广西原发性肝癌的病例组合研究。为更好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正确引导医疗消费、降低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建立适合本地区DRGs预付费方式提供一定的方法学参考。方法:数据来源于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广西某市2014-2018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该市近5年来原发性肝癌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状况、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同时,运用决策树算法探索广西原发性肝癌的病例组合研究。为更好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正确引导医疗消费、降低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建立适合本地区DRGs预付费方式提供一定的方法学参考。方法:数据来源于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从中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广西某市出院患者的病案首页资料,筛选出出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ICD-10编码为C22.951)患者数据信息4085例进行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及结构变动度分析统计方法对住院医疗费用内部构成进行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对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模型对肝癌患者住院医疗总费用建立病例组合模型。结果:(1)在4085例患者中,男性3450例,占84.46%,女性635例,占15.54%。年龄分布在18-96岁之间,≤55岁患者居多,共有2272例,占55.6%。患者就诊于三级医院3287例,二级医院798例,分别占80.47%、19.53%。进行手术治疗1948例,未进行手术治疗2137例。住院天数介于4-99天,分为<15天、15-29天、≥30天的患者依次为2621(64.16%)例、1177(28.81%)例、287(7.03%)例。医疗付费方式中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共有2433(59.56%)例,其次是城镇职工医保,共有832(20.37%)例。(2)2014-2018年原发性肝癌次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11513.40元,其中2014-2016年住院费用呈下降趋势,2016年后开始略有上升。不同年份住院各单项费用的构成比位居前4位的依次为药费、诊断费、综合医疗服务费、治疗费,构成比之和在84.62%-88.93%之间;灰色关联分析显示各单项费用变化关联度最大的为药费(0.941),其次是诊断费(0.765)、综合医疗服务费(0.750)、治疗费(0.724);结构变动度分析显示药费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46.14%),其次是治疗费(19.71%)、耗材费(16.09%)、综合医疗服务费(10.03%),四项费用累计贡献率达91%。(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是否手术、医院级别、是否输血、入院途径、医疗付费方式是肝癌患者住院费用的独立影响因素。(4)原发性肝癌病例组合结果共形成10个DRGs分组,经检验分组效果较为良好。结论:相对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而言,该市原发性肝癌患者住院费用较高,经济负担比较沉重。药费(42.8%)在住院费用中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诊断费(18.3%)、综合医疗服务费(15.5%)。在减少住院费用的基础上,费用内部结构应予以优化,充分体现医护工作者的技术工作价值,逐步形成“以技养医”的局面。住院天数是影响住院费用的首要因素,因此,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无效住院日,以达到合理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的目的。病例组合研究结果显示分组效果合理,但尚需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伴有早产或低体重的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接受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出生胎龄+5D)的有3眼(16.67%)。(3)屈光参差:共有13例获得了屈光参差状态的随访结果,有9例屈光参差状态良好,其中8例(61.53%)无屈光参差(<1.0D),1例(7.70%)轻度屈光参差(≥1.0且<2.5D),4例(30.77%)高度屈
研究背景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 Rhinosinusitis,FRS)主要包括由真菌感染引起的鼻腔和/或鼻窦的炎症性疾病。许多条件致病菌可引起本病,其中以曲霉菌最常见。由于地处南方,天气温暖、潮湿,广西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比其他地区高,解剖障碍、环境暴露、微生物毒性、遗传背景和受感染宿主的免疫状态被认为是的潜在病因。在健康人群和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鼻粘膜和副鼻窦中均有真菌的存在。真菌的定殖和
目的:检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中BRAF-V600E、MAP2K1基因突变的类型,结合成人与儿童临床资料的特征分析,进一步提高对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靶向药物治疗的认识。方法:(1)将2011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65例L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病理科收集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共处理是否可以减轻5%布比卡因诱导的大鼠脊髓神经毒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所有大鼠均施行蛛网膜下腔置管术。GM-1预处理组(Group G)鞘内注射GM-1(30mg/kg)后24h接受鞘内注射布比卡因,GM-1共处理组(Group G+B)在鞘内注射GM-1后立即注射布比卡因。布比卡因组(Group B)仅接受鞘内注射布比卡因而不接受GM-1处理。生理盐水
目的:研究杨桃根提取物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烯-1,4-环己二酮(2-dodecyl-6-methoxycyclohexa-2,5-diene-1,4-dione,DMDD)对4T1乳腺癌细胞和BEL-7404肝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以及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抗乳腺癌部分:体外培养4T1乳腺癌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DMDD处理后,采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DMDD对4T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行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索T2DM(Type2 Diabetes Mellitus,2型糖尿病)与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细胞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肿瘤学预后的关系;通过纳入包括T2DM等参数建立临床预测模型,并加以评价。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6月到2018年6月行肝癌切除术并病理诊断为HCC的1411名患者的
目的索拉非尼(Sorafenib)是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一线药物,但也仅能给晚期肝癌患者增加2-3个月的生存期。部分患者对索拉非尼呈现出先天耐药性或在治疗疗程中发展为获得性耐药。因此,寻找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的预测标志物,提高肝癌患者的个人化精准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机制上,除了拥有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作用,索拉非尼还能够增强细胞内的脂质过
目的:研究孕妇血清中双酚类化合物的暴露浓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暴露水平与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为评价孕妇双酚类化合物暴露对LBW发生风险的影响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对象来源于广西壮族人群出生队列。从2015~2018年,纳入队列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桂妇儿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采集研究对象基本人口学信息、行
【背景】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与器官损伤密切相关。长期滥用氯胺酮会导致膀胱粘膜损伤引起下尿路症状,其主要原因是直接毒性作用引起的膀胱上皮氧化应激。【目的】为了探究aldh2基因表达对氯胺酮诱导的小鼠膀胱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首先将8周龄ICR雄性野生型(WT)小鼠共2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氯胺酮(50 mg/kg)组,分别诱导4周和8周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一期(first-stage of 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epatectomy,ALPPS-Ⅰ)围术期超声监测门静脉、肝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剩余肝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再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