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迁移式鸡舍对舍内环境与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和肌肉品质的影响,为利用闲置土地的迁移式养殖设施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880羽21日龄岭南三黄鸡,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迁移式鸡舍组与传统鸡舍组,每组4个重复。结果表明:整个实验期间迁移式和传统鸡舍内氨气浓度分别平均为2.98、2.70μg/mL,均未超过规定的安全浓度(5~20μg/mL)。迁移式鸡舍组舍内温差变化幅度为4.3~8.5℃,而传统鸡舍组为5.2~12.5℃。在夜间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迁移式鸡舍与传统鸡舍舍内最低温度分别为5.7℃与3.6℃;其空气平均湿度分别74.67%与77.60%。迁移式鸡舍组和传统鸡舍组平均日增重分剐为28.05g和27.84g(P>0.05),饲料增重比分别为3.10和3.13(P>0.05)。迁移式鸡舍组三黄鸡屠宰率、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分别比传统鸡舍组提高了0.38%、1.08%、1.45%和3.72%,差异不显著(P>0.05);组腹脂率比传统鸡舍组降低了3.45%(P>0.05)。迁移式鸡舍组胸肌pH值上升了1.03%(P>0.05),滴水损失降低了7.39%(P>0.05)。与传统鸡舍组相比,迁移式鸡舍组三黄鸡胸肌肌肉亮度值、黄度值分别增大了1.52%、1.74%(P>0.05),而红度值降低了2.31%(P>0.05);三黄鸡腿肌肌肉亮度值、红度值、黄度值均增大,增幅分别为2.41%、7.26%、7.09%(P>0.05)。结果提示,迁移式鸡舍对冬季舍内氨气含量、温度与湿度及肉鸡生长性能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冬季的闲置土地,在我国土地紧张的地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