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

来源 :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高峰论坛(2018)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学理念的深入推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学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提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和发展,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是广大教师值得思考和深究的重点。信息技术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体检机会和实践经验,发挥出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不一样的功能和价值,其着眼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和综合能力发展和训练。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综合性和个性化发展,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主,衔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切实实践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一种课程形式,对于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尽管现阶段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在我国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我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仍在实验和探索过程。因此,进行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势在必行。
其他文献
在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英语在教育事业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英语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英语教师摒弃传统教育理念,解放学生思想,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既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及思想品质,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
对处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深远,教师与学生的密切沟通对小学生的语言文化学习也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情感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地改善和优化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方法,提高情感教育的有效性。同时,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践对语文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增强学生的语
在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学中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渐成为过去,学生素质教育的实现开始成了广大教师新的教学追求。身为初中化学教师的我们须得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为初中化学课堂增光添彩。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道路上,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是学生的学习基础,也是关键,所以初中化学的教学有效性备受教师、学生、家长的重视,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思想、教育模式不断革新,旨在优化教育体系,拓宽育人途径,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其中立德树人作为新型教学指导思想之一,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不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技能、知识等角度出发,多维度提升学生个人能力、品德修养,使学生可以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口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亦需教师在授课进程中予以培育。加强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实践
长久以来,初中历史教学在初中教学中位于边缘地带,教师的教学往往以考试内容为主,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忽略了学生情感和独立人格的培养。而历史作为人文类学科,是学生了解本国历史、培养民族感情的重要学科,历史教材贯穿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的时间,有许许多多的历史素材,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绝不应仅仅止步于考点的传授,所以,历史课堂一定要注重情感教学。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
阅读能力是每位学生应当具有的重要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扩宽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对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较多问题,需要不断地改进。语文学科在我因教育历史中一直都扮演右中的角色,是学校主要抓的一门学科,语文学科具有民族性和人文性,和中华文化共同丰盈自己的内涵与外延,是中华民族
农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国家农业发展实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是实现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依靠力量。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业信息化发展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因此,本课题对农业信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究。
目前,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未来的社会分工不但更加注重分工的精细化,而且更强调个体之间的互相合作。"与同事真诚合作"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治·赫华斯博士看做使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言行孤僻,不善与人合作"被赫华斯博士看做导致一个人失败的最重要因素。与人合作的需要已经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会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成为现今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经济增长,在这一增长过程中,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较大的进展。与城市相对应的,是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农村发展、农业生产以及农业人口增收仍是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农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计划中的重点所在。土地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要素之一,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关键,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地区稳定有着重要
我国农业经济粗放式发展特征明显,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2013 年农业生态环境相关指标,如化肥利用率(33%)、农药利用率(35%)、地膜回收率(60%)、畜禽粪污有效处理率(42%)、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52)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或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如何实现农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农业经济协调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