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琥酯治疗对斯氏狸殖吸虫病大鼠血清IL-2和IL-4含量的影响

来源 :第三届北京热带医学与寄生虫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观察青蒿琥酯(Art)和吡喹酮治疗大鼠斯氏狸殖吸虫病后,大鼠免疫转归情况,了解青蒿琥酯是否有提高斯氏狸殖吸虫病大鼠免疫力的作用.方法:将36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其中5组每只鼠腹腔注射斯氏狸殖吸虫囊蚴25个,于感染后30天开始用药治疗,治疗组分别给予Ar50 mg/(kg·d)、Ar100 mg/(kg·d)、Ar150 mg/(kg·d),连续给药7天,吡喹酮组150 mg/kg隔日给药一次,共3次.模型对照组不做治疗.另设正常对照组.于用药30天后,摘取大鼠眼球取血,分离血清,用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解剖大鼠,取脾脏称重,计算脾脏指数,来观察青蒿琥酯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Art50 mg/(kg·d)组、Art100 mg/(kg·d)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清中IL-2、IL-4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Art150 mg/(kg·d)组大鼠血清中IL-2、IL-4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差显著性差异(P>0.05),吡喹酮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中IL-2及IL-4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低剂量的青蒿琥酯有提高斯氏狸殖吸虫病大鼠免疫力的作用.
其他文献
慢性胃炎中医学称之为“胃痞”或“胃痛”。余绍源教授认为,其治疗首先要遵循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余老认为,胃痞多由脾胃虚弱而致升降失调、虚实错杂,故治疗上予运脾调胃,补气和中,虚实并治。余老曾主持慢性胃炎的卫生部课题,并与罗云坚教授等共同研制了广东省中医院的中成药——胃炎清片及胶囊,临床上运用于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草乌广泛应用于中医、藏医和蒙医药领域,中医用的草乌主要指乌头属植物的乌头和北乌头的干燥块根,而蒙医和藏医用的草乌由于历史和地域的缘由,作为草乌用的乌头属植物药材有很多种,并且由于蒙医和藏医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故在药材的使用上存在多种乌头属植物作为草乌使用的混乱局面。因此,本文研究了草乌在蒙医、藏医和中医学之中的药材使用情况和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炮制方法、临床应用现状、现代药理和药材有效成分等问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实行APN排班结合层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传统排班为对照组, APN排班结合层级管理为观察组,实行2年后,将患者(家属)、医生、护士对两种排班下的护理工作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重症监护病房实行APN排班结合层级管理,患者(家属)、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提高,经x2检验,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实行APN排班结合层级管理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 总结护理应急预案在急诊批量外伤病人救护中的应用.方法 对17批次共224位外伤病人的抢救与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抢救无效死亡3例,收入ICU 11例,转入病房38例,留观24例,门诊随访148例 结论 快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救治对策,批量外伤病人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会议
目的 通过规范化分层次护士培训,促进护士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巩固,从而提高护士的应急应对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方法 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达到不同的能力要求.结果 通过规范化分层次护士培训,使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较前有明显的提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护士对规范化分层次培训的评价较满意.结论 规范化分层次培训使护士得到了全面的培养,促进了人才的成长,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目的 为保证特需科服务质量,真正使病人享受到特需所应该享受的待遇,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规范物品药品器材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方法:将“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理念融入到护士日常行为及护理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并将开展“五常法”列入病区质量控制考核指标.结果:全科护士自觉参与执行“五常法”管理,提高了护士的主人公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提升护理环境品质,保证护理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