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关于李卫东成长的个案研究

来源 :京津沪渝四城区2009年教育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uojishu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卫东老师现年41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和业余研究20年,是天津市南开区特级教师,天津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国家级骨干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等称号,近期入选天津市首批“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在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他创立了“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的理论,已出版三部科研专著和一部音像专著。事迹被天津电视台、《天津教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入选《中国教育专家人才名典》等书中。2005年9月,《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一书荣获天津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曾应邀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作学术报告和教学观摩。
其他文献
优质的教育一定建立在师生共同的既善又好的生活之上。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校注重打造“自主提升,追求幸福”的教师文化。只有教师能够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充满阳光。工作过程是一种享受而不是劳役,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付出,他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才可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校教育中,教师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教师积极热情的心态、行为和效率决定学校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只有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教师的团队作用,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办学目标。“以教师为本”学校必须把建立一支积极进取、追求卓越、乐观向上的教师团队当作首要任务。
决定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学识、境界、人格会深深地影响学生。因此学校的教职工队伍需要一种内在的精神支撑,一种自发的动力驱动。团队的领导和管理者,则需要站在理论高度上,以战略的眼光来充实学校的精神内涵。北大附小柄身于北京大学校园之中,耳濡目染北大的风气,一贯秉承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理念,自由民主的学术精神犹如春风化雨,在附小的土地上润物无声。
万泉小学是一所正在发展中的学校。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已成为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我们深知要加快学校发展,打造出万泉小学的优质教育品牌,就必须以新课程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出万泉小学独有的文化氛围。
我们常常说,要办一流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然而这一流的队伍从何而来?我认为这需要一流的管理思想与管理策略,它是学校兴衰的根本。按国外先进管理科学理论的说法,真正的管理有四种阶段和境界,第一是人物管理阶段。这是用制度管人,靠量化及物质刺激的低层次管理阶段;第二是人际管理阶段。其特征是善待友好被管理者,靠情感联络来实现管理动机和目标;第三是人才管理阶段。这是一种能挖掘被管理者创造力、想象力,从而
一所好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是好师资,师资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专业化水平。校长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是“老师的老师”。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应该是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实践的主阵地应当在课堂。因此,校长只有深入课堂、聚焦课堂,才能了解师生的酸甜苦辣和学校的实际,才能掌握教学管理的主动权;才能将先进的办学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去;才能凸显校长的专业地位,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直接的
教师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具生命力的资源。学校的发展首先要以教师的发展为前提,学校要结合自己的校情、师情、学情帮助教师形成自我发展意识,真正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起成长的舞台。
传统的教研活动之所以对教师缺乏吸引力,不能简单地归因为校本教研制度不健全或学校对教师培训不重视,心理学理论认为:当人的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目标而且这种目标又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时,他的行为就会表现得积极而又主动。用文化的视角审视可以发现,以往教研活动效果不佳的深层原因是学校缺乏滋养教师职业精神的教研文化,缺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生态环境。实现教研文化的重建,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重要使命,也是加速教师专
谁都知道,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而教师成长的关键是职后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基础,成为教师成长、形成职业化的必由之路。在继续教育中,校本培训有其特殊的意义,与其它培训比较而言,它能更好地兼顾全体教师;更多地以教育现实问题为着眼点,有利于在实践中训练和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它表现为经常性、连续性的特点。
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和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知识经济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呼唤,面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充分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在学校中形成一种崇尚研究的风气势在必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它能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教研的质量和效益,促使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