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输精周期和输精量对苏禽绿壳蛋鸡种鸡受精率的影响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i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引言本试验目的是研究不同输精周期和输精量对受精率以及孵化率的影响,从而找出最佳的输精间隔时间及输精量,为苏禽绿壳蛋鸡种鸡人工授精推荐合适的关键技术参数,以供广泛应用.2材料与方法试验鸡为饲养于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试验禽场的25周龄苏禽绿壳蛋鸡父母代种鸡.随机选取健康母鸡720只,先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60只鸡,输精量分别为20μL和22μL;再各自分成4个组,每个组90只鸡,输精间隔分别为5、6、7和8天,每个小组内随机做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即共24个组别.选雄性特征明显的公鸡20只.试验鸡按照规程饲养,自由饮水,光照时间每天16小时.
其他文献
本研究基于2006-2015 年秋季东黄海沙海蜇监测数据,采用重心、惯量、各向同性和铺展面积空间统计指标,分析研究了沙海蜇的空间群聚中心、地理分布范围和扩散方向,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联,以揭示沙海蜇的空间迁移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显示:2006-2015 年沙海蜇分布重心呈远离陆架、南向迁移的趋势。
本研究测定了斑马魣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长度为16,699bp.包括13 个蛋白编码基因,22 个tRNA 编码基因,2 个rRNA 编码基因和1 个D-loop 区.在这37 个基因中,重链上有28 个编码基因,轻链上有9 个.4 种碱基含量分别是:A 为28.97%、G 为16.14%、C 为29.64%、T 为25.25%,具有明显的A+T 偏好性(54.22%).
矛尾虾虎鱼是黄河口及邻近水域的优势种之一和重要渔获种类。为了给矛尾虾虎鱼资源评估和管理提供生物学参数,本研究根据2013 年6 月至2014 年5 月在黄河口及邻近水域进行的7 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生物学数据,对该水域矛尾虾虎鱼的群体组成、体长-体重关系、摄食强度和平均性成熟体长等渔业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1引言现代规模化笼养高产蛋鸡在产蛋后期由于长期笼内饲养、缺乏运动,容易形成脂肪肝、骨质疏松等代谢疾病,导致产蛋性能和蛋品质下降。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不同笼位面积对60周龄后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为筛选合理的饲养密度提供依据。
1引言环境温度是影响家禽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关环境温度对家禽的各方面影响做了大量研究,但结果都不大统一,且对地方优质鸡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利用环境气候控制舱设置对优质鸡造成热应激、冷应激的温度环境下研究冷热应激对优质鸡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为优质鸡抗病育种的选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人工受精技术在家禽养殖中是一种十分有利的手段,可以提高种禽的受精率,一般受精率可达85%~95%.但要想持续保持这种高受精率,一般间隔5~7d就得进行一次输精.输精过程耗时耗力,又脏又累.如果能将生产上的5d输精间隔时间延长,进而节约人工授精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就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养鸡事业的发展.但受精率的高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公鸡的输精量、精子活力、精液密度等,母鸡的阴道选择机
采食行为是改善家禽饲料效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相关性状,但采食过程的记录一直是制约采食行为分析的瓶颈.本研究利用采食自动记录系统,在平养条件下记录3563只中速型黄羽肉鸡公鸡(共11批次)在56~77日龄期间每次采食的体重、采食时间及采食量,共获得1 384 320条采食记录.通过对数据的质量控制及剔除未能完成测定的个体,3 337只个体及1 090 665条采食记录被用于后续分析.根据采食记录计算得
1引言我国是养鹅生产大国,年出栏量占世界总量的92%,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鹅品种资源,四川白鹅、浙东白鹅、狮头鹅等品种在鹅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鹅是节粮家禽,产品营养价值高、绿色健康,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与鸡、鸭等家禽相比,鹅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有几个月的休产期,高产品种高峰期产蛋率也仅50%左右,这就导致母鹅年产蛋量低,产蛋性能较好的四川白鹅年产蛋也仅60~80枚。产蛋量低成为制约我国鹅
1引言重金属是指一类密度大于4.5kg/dm3的金属或类金属物质,常见的包括砷(As)、镉(Cd)、铅(Pb)等.近年来随着家禽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饲料中重金属污染危害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有资料表明亚洲地区30%的全价饲料、预混料、无机矿物质和有机矿物等样本中含有重金属,一些家禽饲料样本中重金属的含量极高,如硫酸铜中镉高达2019mg/kg.本项目组在前期调查工作中发现家禽饲料中存在砷和铬超标现象
1引言开展禽白血病净化对于我国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开始对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的地方鸡种进行禽白血病净化,经过4个世代的连续净化,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对禽白血病的垂直传播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旨在为制定更加合理的地方鸡种禽白血病净化程序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