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式教学一例——高一第六章第三节《硫酸》

来源 :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文介绍了实验探究式教学一例.
其他文献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这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要求,也是我国提出的"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关注"人的发展"是创新教育的灵魂、核心和目标.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先导和基础.作为一名教师,应树立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实验在化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实验设施较差的农村中学中,学生实验基本无条件开出,所以教师的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何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化学素质教育的落实可从以下三个要素考虑:(1)情感要素;(2)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要素:(3)化学学习能力要素.其中能力要素是核心,能力要素的培养又是建立在学生学习的信心、兴趣、思维活力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化学素质教育的落实策略上可从"信心、活力、能力"这三个教学环节上予以充分重视,让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拾级而上,功到自然成.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促使化学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在探索中求发展.本文介绍了新世纪初化学教育内容的变革和课程结构的发展情况.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对原有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势在必行.本课题就初中化学第三章第四节"氢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谈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心得体会,以顺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四者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人的科技素质.对于化学教学来说,进行科学素质教育和重点不应只是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青少年科技活动进行科学素质的训练和培养.而课外专题活动正好可以弥补化学课堂教学的不足.本文针对于化学课外专题活动,提出了科技定义、理论基础,以及课外专题活动的特点,同时对于课外专题活动与青少年素质的培养提出思考.
如何强化中学化学教学中基础知识,特别是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从重要性、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素质教育的提出,促进了素质问题的研究,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众多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同时,也发现了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的素质,而作为一名中学的化学教师,又应该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呢?本文探讨了如下等等内容: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二、科学文化素质三、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四、其它素质
习题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例题教学则是习题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简要论述了当前习题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对例题教学的改进进行了探讨.
新教材(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在知识的框架上基本继承了原有内容,在理论框架上,都是以三大理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及其能量的变化(化学热力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的初步知识为指导,以元素周期律为轴线,先分主族学习代表元素及其重要无机化合物,再学习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合物.新教材保持了原教材的基本理论水准及化学知识的内涵与主脉.如果深入对知识体系作进一步比较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在这一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