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综合运输网络客运交通阻抗

来源 :2017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进行区域综合运输网络一体化分配的时候,方式划分和流量分配是密不可分的,这就需要对多方式交通阻抗进行统一的描述.本文依据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四大运输方式的交通特性建立广义费用交通阻抗模型,分析研究综合交通枢纽阻抗模型,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南京市客运枢纽阻抗及出行者的出行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各方式交通阻抗特性.
其他文献
交通运输是中国能源消费的重点行业,亦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仅次于工业、建筑的中国第三大碳排放源.城市客运交通需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其作用,通过交通政策和规划来实现交通能耗和排放的减低,有必要对这些政策和规划的节能减排效果进行评估.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对城市客运交通网络进行建模,该模型将交通与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模块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可从系统的角度对区域的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进行仿真预测,并能
近年来,车辆OD之间的具体路径基本按照最短路径算法得到,误差较大.提供一种基于车辆RFID及GPS数据的轨迹识别模型.模型以RFID数据作为最主要的数据基础,计算两点间行程时间;以GPS数据作为辅助判别依据,得到所有相关link的行程时间及完整路径的行程时间;比较两者行程时间,最接近者即为实际车行轨迹.本文模型综合RFID数据的精确性与GPS数据的实时性,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车辆在城市路网中起讫点的
在分析天津市近郊区地铁站域步行和自行车环境现状基础上,确定地铁站域步行和自行车环境的研究范围,以天津市近郊区1、2、3号线的六个地铁站为例,进行满意度等使用评价的问卷调研.得到最受欢迎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工具、各车站15个单项指标的的满意度评价以及4个总体性能指标的评价、出行方式选择态度、需改善的方面等数据.分析发现,便捷性指标更容易影响步行和自行车环境的满意度.提高步行和自行车环境满意度需要在健全
发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已成为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深入了解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特征及意愿,提高公众参与度是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的基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交通数据采集和分析手段发生了技术性变革.在对比微信问卷调查与传统问卷调查优缺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微信调查相比普通网络调查的优势.以湖南湘江新区核心区为例,介绍基于微信平台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问卷调查流程及数据处理方法,并结合调查过程发现
通勤出行是城市居民日常交通出行最多的出行模式,通勤出行行为会对城市土地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产生积极的引导及反馈,同时通过挖掘通勤出行活动强度,鼓励通勤者采用积极的出行活动对于促进公众健康、推动康体城市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为客观、全面地还原城市居民通勤出行行为,基于澳大利亚“The Australian Diabetes,Obesity and Lifestyle3(AusDiab3)”研究获取的样本数
首先,通过南京、湖州、抚顺的调查数据,构建低收入人群出行感知成本数据库,分析低收入人群的出行特征,确定影响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的相关因素.将影响低收入人群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选择步行或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非绿色交通作为选择肢,构建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MNL模型.通过模型标定,得出性别、驾照、家庭交通工具情况、公共汽车换乘次数公共交通可靠性、居住—工作位置、出行时耗、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背景下,针对南昌人口老龄化问题,结合南昌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老年人的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耗、出行距离等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其他城市老年人的出行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南昌老年人出行以生活性出行为主,出行方式主要为步行和公交,出行频率和出行时耗偏低,未来仍有上升空间.通过分析老年人出行特征,指出小街区、密路网对于改善老年人步行环境、提高社区公交服务水平有重
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是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和制定交通政策的重要依据.传统的居民出行调查主要基于入户调查和纸质问卷,存在组织难度大、调查成本高、调查精度低、调查间隔长等问题,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平台,利用动态Web技术嵌入百度地图API,设计调查方案,调查得到3370位上海市居民在2015年10月—12月中某一天的出行日志数据,分析样本数据的出行者特性,对比该调查方式相对于传统调查的优势和缺陷.最后将样本数据中
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结构改变,公共交通可达性对于公园使用率的增加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哈尔滨建成区3处公园、近郊区2处公园以及1处郊野公园的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公共交通系统对公园区位使用率、公园人群年龄结构及人群活动时间的影响,以及周边公共交通网络与公园的连接影响因素,为城市公园布局及公共交通系统发展提供策略和依据.
大数据环境下,各种异构系统的数据在交通领域交汇,描述不同侧面的数据该如何在碰撞中提升附加值.在上海市公共交通多元化的采集机制中,反映公共汽车位移特征的GPS数据和乘客出行特征的IC卡数据没有直接关联,大量采集信息不能为公交规划及决策提供有价值地量化支撑.以上海市公共交通数据环境为例,开展多元数据融合的相关技术研究,以化解需求与数据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