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导致体能素质下降、超重、肥胖及视力不良比例居高不下。这些问题仅靠学校教育单方面的力量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发力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成为当今重要的选择。自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家、校、社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的概念以来,国务院接连发布的学校体育政策中又反复提到了这项举措。从"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到"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我国对家、校、社联合的推进不断深入。然而,由于相关政策执行主体的认识不足,学校健康教育跟进迟缓,家庭和社区资源供给乏力,学校、社区、家庭沟通欠缺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家、校、社联合实施进程缓慢。美国家、校、社联合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已形成成熟的合作模式,实施战略清晰、过程分工明确、内容具体。在这个过程中,三方各自具有侧重,各司其职承担自身角色任务的同时,有序配合协同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可谓是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的"三驾马车"。本研究将美国家庭、学校、社区三方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所做的努力进行梳理,从各自的角色分工和干预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吸取有益经验,以期为我国家、校、社联合的推进增砖添瓦。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1.学校的角色。学校是向青少年传授身体活动知识及技能、培养积极性生活方式并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的理想环境。学校在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中的角色主要为:1)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教育。美国健康、体育和娱乐协会认为学校体育教育应该包括4个项目,即政策和环境、课程、适当的教学活动和学生评估。构成部分强调学校建立体育课程,并对学生进行指导、评价的重要性,因此,美国学校体育高质量体育教育主要体现在建立了严格的教师和课程评价制度。2)为学生提供活跃的校园锻炼环境。活跃的校园锻炼环境不仅体现在丰富多样的场地设施供给方面,更体现在运动氛围的营造。学校通过课间锻炼丰富学生的每天锻炼时间,并关注学校工作人员的身体活动行为,保障整个学校环境的运动氛围。3)统筹家长与社区,保证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美国学校统筹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主要通过家长和社区,一方面,学校通过开放体育设施及场地与家庭和社区实现连接,使他们有更多身体活动参与机会。另一方面,使用校信通、家长会和学校网站等自媒体宣传手段发布学校身体活动信息。2.社区的角色。社区拥有丰富的体育组织、体育俱乐部、体育场地设施等资源,为家长和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锻炼机会。与家庭、学校联合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的进程中,社区的角色主要为:1)为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提供丰富的参与机会。由政府主导的公共体育服务建设、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及营利性体育组织三者交汇为美国社区成员提供锻炼保障。首先,政府方面通过修建社区体育活动中心、社区体育公园、居民健身路径提高人均锻炼面积,并配备一定量的专业指导人员和体育志愿服务人员为社区成员提供锻炼指导。其次,由不同单项协会及联盟组成的非营利性体育组织以免费或低收费标准为青少年儿童提供运动技能指导。最后,以社区体育俱乐部为主的营利性体育组织,通过高收费、高标准的形式为俱乐部会员提供一对一专业技能课程。2)作为学校体育的延伸,为青少年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美国促进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不仅通过家庭作业制度、体育活动研讨会、家庭身体活动之夜等项目将青少年体育活动转移到社区领域内,而且将学校运动队人才培养、冬(夏)令营课程均转移到社区中。3.家庭的角色。家庭成员在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美国相当重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家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在两个方面:1)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帮助青少年养成身体活动习惯。从个体行为方面,父母本身对体育就有强烈的认同,他们通过自身积极性生活习惯为孩子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从家庭管理方面,父母为孩子的娱乐时间做出规划,限制屏幕使用时间,鼓励孩子与朋友一起积极的参加锻炼。2)连接学校及社区,促成青少年校内外身体活动网络的形成。首先,家长通过将孩子送到社区体育俱乐部或与孩子一起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确保青少年校外体育参与中社区的主体地位。其次,在与学校的连接中,家长作为学校体育的支持者、监督者和参与者直接参与到学校体育的诸多事宜中。研究结论:从美国家庭、学校、社区联合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的角色分工经验中,反观我国家、校、社联合现状,认为我国在以下方面可以进行改进:1.加强政策落实监督管理,确保联合治理落地效果。2.重视家长体育意识提升,推进联合治理纵深发展。3.扶助社会体育组织壮大,夯实联合治理持续发展。4.鼓励学者进行科学研究,探索联合治理本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