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治疗在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 :2016年齐鲁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715893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动治疗是一种在舞动过程中以促进情感、智力、身体、个人和社会整合发展的心理疗法.舞动治疗可以用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有助于他们的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文章主要对舞动治疗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和特殊需要儿童舞动治疗的干预效果进行评述.目前在我国对舞动治疗师的培养和特殊需要儿童舞动治疗的本土化还是有待研究的课题.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游戏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应用,众多学者对教育游戏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与探讨,形成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对这些学术成果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教育游戏的发展提供有益指导.基于此,本文采用引文分析研究方法,通过HistCite软件对2006-2015年间WOS数据库中的347篇教育游戏文献进行分析,分别从文献时空分布、研究主体分布、高被引文献分析与引文关系时序图分析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梳理了近十年来教育游戏的
本研究基于教育技术学新的研究范式CTCL,深入到学科,从学习者学习心理的角度,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策略进行诊断,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寻求支持策略及其子策略,并依据诊断结果提出学习设计的建议以及初步的构想.
为了解现阶段黄冈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需求,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黄冈市几所中小学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研数据,从教师信息技术基本情况、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和教师培训需求情况三个方面分析阐述黄冈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并提出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策略,指出应该根据教师的需求差异制订培训课程、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及构建培训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
目前移动学习是教育技术领域最大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教师专业在实践层面呈现多元化样态,移动学习以其学习方式的灵活性、便捷性、可交互性等优势,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则阐述了网络时代学习的发生过程,即知识是以不同方式进行联通、重组和再造,这为教师专业发展下的移动学习架设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本文分析了移动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针对偏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是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可靠保障.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是当前各级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通过深入红安县的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采取与学科教师、项目管理员、校长座谈和教师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健康研究主要以智力障碍、脑瘫、自闭症和听觉障碍儿童为主,使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是缺陷儿童人格诊断量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文章对我国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状况与所用工具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指出未来研究应注意谨慎解读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数据
山东省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第一年就吸引了众多优秀高中毕业生争相报考.免费师范生的职业选择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忱,迫于家庭经济负担,还是为了规避就业压力?本研究对山东省实施该政策的9所高校的1129名免费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免费师范生的报考动机多样化,且功利性较强;家庭收入与父母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报考动机;出身教师家庭的学生更容易报考免费师范生.鉴于此,师范生免费教育及其政策应做
临终关怀是以提高病人临终生命质量而采取姑息治疗的一项服务,也隐含着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死观.为探讨大学生的临终关怀态度与精神性、死亡焦虑、自我和谐和宽恕的关系,帮助学校深入开展生命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以某大学389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得出主要结论:大学生对临终关怀普遍比较接受,但尚未达到积极的支持程度,并在性别、性格和
电子书包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应运而生,正大步走向中国的中小学生。电子书包进人课堂后,学生使用平板电脑来替代印刷书本;上课时,师生启动教学系统,分别输人个人信息,在得到验证后进人相关课件。师生完全通过操作电脑在网络上互动,完成各自的教与学的任务。让电子书包进课堂已成为一些教学单位进行教学改革的流行举措.电子书包是否该进课堂,其对课堂教学的意义何在,诸如此类问题的解答仍处于讨论中.本文从电子书包的应用
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健康课程是特殊教育研究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对我国近年来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探讨了我国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健康课程研究主要涉及心理健康课程的理论研究、不同类型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特点研究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