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临床实习管理 培养合格护理人员

来源 :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3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4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提高临床护理实习的带教质量,培养、输送合格的护理人员。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完善教学制度。了解生源,有的放矢。规范管理,精心组织。结果:学生实习期间请假人次明显降低,只有36人次,比上年度请假166人次降低78%。次年要求来医院实习的学生越来越多。结论:重视临床实习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教学管理体系,完善教学制度,精心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带教,确保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质量,为护理事业培养合格的护理人员。
其他文献
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可导致社会功能残疾的慢性精神疾病,又称社交恐怖症,是指对社交场合或在人前表演存在显著的、持续的担忧或恐惧,担心自己会面临窘境,且一旦暴露于这些场合会不可避免地引起焦虑反应,从而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认知行为疗法假设是个体的想法而不是社交情境引起了焦虑。患者通常以假想的别人看待自己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但是他们对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观念常常是扭曲的,这导致其在社交场合感受
对护理本科毕业生现状以及专科护士培养现状进行了概述,提出了本科护理教育与专科护士培养相结合的构想。并经理论分析验证,将本科护士与专科护理相结合,最终形成关键岗位、关键技术、关键人才差异性使用和分配的原则,为护理本科生提供良好的成长机会,能够使护理队伍人员得到补充并保持稳定,更好地适应了护理事业发展、社会发展的脚步。
目的:探讨改良操作示教方式在总带教工作中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份在肾内科实习的20组护理大专院校的实习护士,按随机单盲的方法将同学们分为两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操作示教方式,对照组则予一般操作示教方式。实验组十个实习小组(每小组5人),女性49人,男性1人,平均年龄20岁,实习时间四周;对照组十个实习小组(每小组5人),女性49人,男性1人,平均年龄
在护理专业教育多种层次并存的今天,中职护生数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服从中职护生的成长规律,中职护理专业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其实际操作技能,使之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文章主要介绍了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对中职护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个渠道,构建起“科学方案统领、四项措施支撑、发展评价保障”的立体式培养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职护生的护理技能水平,从而促进教育教
综合实验是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的综合。护理综合实验是依托护理专业知识,结合临床实践,以案例设计为基础和解决问题为特征的实验。在护理实验教学中运用此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又可以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为临床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本人应用此
本人以担任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任务为基础,根据教材的内容,按课程标准,在学校缩减课时的情况下制订了授课计划,认真备课,广泛收集相关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大量采用图片、案例等进行教学,自认为效果还不错。现就对《老年护理学》教与学的认识和体会在文中作介绍。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BL),其核心在于临床前期或临床课中,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打破了学科界限,围绕问题,以塑造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创新力,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长期以来,我国以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态度。为更好地活跃护理学生的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近2年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在口腔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运用PB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其工作程序及规章制度均不同于普通病房,常使护生感到无所适从。岗前培训是手术室带教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使护生缩短适应期,尽快转变角色。传统的培训方法多采用讲解与操作示范为主,形式单一,且浪费人力物力。我院手术室自2009年起引人多媒体技术进行岗前培训,不仅使培训更加直观、具体、方便,护生乐于接受,而且增强了培训效果,提高了带教质量与带教效率,现将多媒体技术在手
护患间建立成功的双向交流沟通,促进和谐、互动式的医患、护患、医护关系的良性发展,是避免医疗纠纷发生和矛盾激化的有效方法,也是临床带教的必备内容和医院教学及构建和谐医院的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医学教育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探讨了医患和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和在临床教学中注重对护校实习生医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护校实习生的沟通技巧。
本文从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个角度浅谈护理学硕士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拟改革的思路,并提出了个性化设置、能力培养、专业学位等方面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