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or实际——建筑学四年级居住区规划教学探索

来源 :2008年“建筑教育的新内涵”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c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居住区规划课的教学小结,对处于从课堂作业向工程实践转换过程的四年级学生,如何调动其设计创作的积极性提出比较尖锐的思考,探索一种更符合现代学生特点的居住区规划教学模式.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综合院校、理工院校或艺术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本科"建筑设计及其原理"课教学中,科学、明确、规范地评价学生的设计作业,对于促进广大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有看
会议
现代社会的职业建筑师必须具有合作精神,即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大学阶段如能受到此方面训练,则十分有益于其未来的职业建筑师生涯.本文探讨了传统建筑设计教学在合作精神
会议
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过程性学习评价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论文系统总结了园林景观原理及设计课教学改革中的经验,基于过程性评价理
会议
质疑国内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教学过于界限分明的现象,指出其对建筑教育的不利影响;并以我院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为例,积极探讨了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说明在
通过开设"全过程设计"课程,加深学生对建筑设计过程的认识,促进建筑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目前建筑教育日益重视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本文以近年来逐步开展的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研究型教学方法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的运用.强调以环节教学为主线的
会议
在以职业教育为主导思路的建筑教学组织中,大而全的"类型式"教学模式渐渐被基于要素设定的"问题式"教学模式所取代.文章以2~4年级建筑设计课相关教学内容的设置思路及课程组织
激发学生对专业强烈的兴趣,采取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形式,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建筑学专业实质的培养,针对未来建筑师与画匠的不同采取怎样结合的培养方法.结合当前
会议
二年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课程是针对中小型建筑物的设计训练,如小茶室、别墅、幼儿园等,这些建筑类型功能相对来说较为简单,而其教学的侧重点应在于建筑的造型空间设计和与环
会议
作为形态构成系列课程之一的立体构成课,一直是我校建筑设计基础的重要教学课程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立体构成教学在新建筑、新技术、新信息迅猛涌现的学科发展新时期所面临的挑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