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渗透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学校体育分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青少年时期作为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虽然心理与思维在快速成长,但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依旧片面和主观,处在半成熟、半幼稚阶段,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将对学生未来成长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也符合国家进入新时代后对人才的要求。然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体育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培养,造成了目前部分中学生思想道德缺位,政治立场不稳,国家认同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理念,全国大中小学掀起了推行"课程思政"建设热潮。目前为止,围绕"课程思政"的研究工作进展速度较快,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体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其中的一种育人方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也是体育教育的根本问题,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文献回顾发现,大部分体育课程思政的研究集中在高校体育思政转向与建设,常益认为大学体育课程进行思政转向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体育类课程思政建设上,王佃娥教授针对体育类五个专业提出了课程思政内容建设的初步要求和实施路径。还有部分研究探讨了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培养。但总体研究对于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未曾探讨。因此,本研究将会对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考察,挖掘出蕴含在体育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提出中学体育思政建设路径。为中学体育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教育学理论为支撑,在熟悉政策的基础上,以中学体育教育、体育德育渗透为主题,从中国知网、CSSCI、万方等中文数据库检索期刊、著作、学位论文等作为素材文本,进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文献梳理、逻辑分析对中学体育思政元素以及渗透路径进行深刻的探讨。研究结论:通过分析中学体育课堂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和特点,归纳出中学体育教学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主要为团结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遵纪守法精神、顽强拼搏精神。在中学体育思政元素渗透策略中,首先要进行中学体育教师思政意识与能力培养,包括(1)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学生接触频次多,彼此沟通交流方便,将会直接对学生的思想认知产生影响。体育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了是否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意识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与物质,如果体育教师一味的去"开发"体育课中的思政点,创建思政环境,忽视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则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体育思政课堂甚至会被贴上"假大空"的标签;(3)教师挖掘与渗透思政元素能力培养。教师要对中学体育教材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并且结合体育知识的学习,观看体育比赛等教学活动,深入认识我国体育事业的伟大成就和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精神风貌,才能准确找到体育和德育的最佳融合点。第二,要进行中学体育思政教学环境构建,包括(1)加大校园体育思政宣传力度营造体育思政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播是营造良好的思政环境的重要途径。在中学体育思政转向过程中,首先要打造的就是校园体育思政大环境,利用校园广播、学校报刊、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对体育热点和体育新闻中包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报道和宣传,营造良好的体育思政环境,让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润物细无声"的得到体育故事正能量的激励;(2)利用校园运动会营造体育思政环境。校园运动会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校大规模体育比赛庆典是天然的德育土壤。从运动会的开幕式、比赛广播、颁奖仪式、再到闭幕式等庆典礼仪中,有着充分的思政元素,学生在运动会氛围中悄无声息的接受了道德品行的熏陶,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与团结奋斗的精神;(3)中学体育课堂思政环境构建,榜样专栏故事营造课堂思政环境精选的体育榜样故事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振奋之心与向往之情,在这些专栏故事中,学生心中隐藏的理想与信念与榜样故事交织在一起,对未来的人生规划和职业抱负有了落地生根的着力点;(4)创建体育游戏情景营造课堂思政环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中学生思想尚未成熟,还处在贪玩厌学的心理阶段,若强加思政元素于体育课堂之中,则会造成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得不偿失,在中学体育课堂上,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创建良好的游戏教学情景氛围,可有效的提高思政元素的渗透效果。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的提出标划了新时代我国各学段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新起点。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培养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衔接作用和育人价值。本研究在论述课程思政提出的时代背景及价值意蕴基础上,对中学体育课程思政进行系统反思,认为其实践要旨为:育人为本,多向度找准体育课程思政新定位;协同育人,多维度打造体育课程思政新格局;全程育人,多层次开拓体育课程思政新路径。进一步对中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现实困
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成熟后,应用到生产环境中,可以有效提高对数据观测的实时性。而对时效性数据的如实采集和记录,会产生大量有效和冗余的数据信息。基于此背景,针对产生数据的时效性强、数据量大、有效性不确认、冗余混杂的特点,提出一种以数据流为中心的大数据信息可视化实时推送系统的设计流程。通过需求调研,形成有特征性的分组分类的统计聚合数据。通过数据结构分析,对数据指标统一格式、统一精度,结合推送需求平坦设计数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提出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治理方式的变革。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国各大企业在一片混沌和不确定中鲜见的一致性战略。本文将围绕如何全面理解数字化转型构念,重点阐述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财务业务数字化、管理会计创新应用、基础Paa S平台升级、数字
小学音乐教学只有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才能对音乐这种艺术形式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将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对音乐课堂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让小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更好的感受音乐和学习音乐。基于此,本文将对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特征和优势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详细探讨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
目的 研究板蓝根内源性肽抗氧化活性情况。方法 采用固相萃取法分离纯化板蓝根的内源性肽,研究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力测试等四种体外抗氧化情况。结果 除超氧阴离子外,板蓝根内源肽对其余三种抗氧化活性较好,且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 板蓝根内源性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现行《反垄断法》就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规范所作的规定存在以下四个立法问题:第一,立法宗旨的体现方式不协调;第二,支配地位的内化标准过于糅杂;第三,相对优势的制度确认比较模糊;第四,抗辩事由的立法表述明显多元。对此,从最为理想的角度来看,立法应当采取以下四项措施进行完善:首先,将规制对象严格限制在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经营行为上;其次,直接确立市场结构标准在市场支配地位认定上的基础性地位;再次,明确否
如何评判人工播云效果一直以来是人工影响天气科研试验和业务工作的核心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定量评估研究进展,从定量评估概念、常用方法、影响因素、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介绍。在分析各地已开展的人工增雨定量评估结果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探讨了未来作业效果定量评估技术的研究目标和发展方向,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评估相关科研与业务工作提供帮助与建议。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木本油料树种,被广泛种植在南方地区,其茶籽油含有很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等,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研究不同种类施肥处理对油茶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分别对不同用量复合肥、生物钾肥和喷施不同浓度磷酸二氢钾3种层次上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叶片叶绿素含量、开花率以及油茶果实品质和经济性状进行分析与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
水资源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各产业发展的基础。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存在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低效用水、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在目前水资源约束下,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河南省黄河流域具有区位和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主要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心、工业能
在振动计量领域,激光干涉条纹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低频振动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现有装置多为手动测量。在振动传感器校准工作中存在效率低,操作复杂,测量结果不能直接、实时显示等问题。文章在传统测量装置的基础上,采用虚拟仪器和GPIB总线技术,实现了振动台幅值和振动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实时测量和显示,自动计算振动传感器灵敏度,提高了测量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