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县域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及分析

来源 :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山东省31个县级市和60个县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和社会三个大方面,人口就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六个小方面构建山东省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均方差赋权法对县级单元的综合城镇化水平及其子系统水平进行评价,然后将数据转化为图表,使其更直观的体现山东省县域各城市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县域各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东部沿海城市较中西部城市的城镇化水平略高:具有较强依托产业的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一般较高:具有较高城镇化水平的城市呈群状或带状分布:传统的“大城市”并不一定具有较高的城镇化.
其他文献
伴随新型城镇化的展开,贵州省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带动战略,在全省掀起了城镇化发展的新浪潮.鉴于贵州省的特殊发展情况,需要准确把握现阶段城镇化的客观现实和发展特征,进而理性制定符合贵州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因此,本文以相关统计资料提供的数据为基础,从空间、人口和土地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多指标的综合分析,归纳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特征、人口特征和土地特征,并针对发展特征及发展现状,提出贵州省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
山东省农村居民点的发展是政府主导,公共和私人机构辅助,居民从属的乡村发展与规划建设格局.这一格局具有效率高的优点,但同时也容易造成规划短视,缺少弹性,忽视农民利益等规划与社会问题.山东省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在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握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规律和征求农民意愿.根据“六普”数据,农村常住人口60 岁以上老人占到17.1%.基于这样一个高度老龄化的人口结构,本研究通过问卷和统计资料分析现有
近几年,从国家到地方均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村庄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引,需要根据村庄类型和发展条件,提出差异化的规划引导.邻镇型村庄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是最容易受城市辐射带动的先发地区之一.本文以上海市五大试点村庄之一的金山区张堰镇秦山村为例,通过部门对接、现场踏勘、集中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秦山村的现状发展特点以及村民实际需求,充分挖掘秦山村与邻近镇区的联系,摸索总结邻镇型村庄规划的编
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本文以山东省为例,以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村道路、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电力、电信、环保、环卫等)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迫切需求,并对未来全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随着近年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内部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多数城市将过境公路进行改线外迁,进而缓解城市内部的交通压力.而新线沿线区域多半是发展较为缓慢的农村地区,更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鉴于此,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过境路沿线区域城乡空间的保护与利用将是重中之重,本文以延安市东过境路沿线区域发展规划为例,着重探讨沿线区域的功能定位、城乡空间保护与利用的总体战略以及区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
在当前我国乡村受到城镇化剧烈冲击和消极影响的现实困境下,新时期乡村地位得到提升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城乡规划工作强化乡村研究,特别是作为乡村基础认识的“乡村价值”的研究.通过分析我国乡村价值演变的五个历史时期:封建社会时期、民国时期、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发后至城乡统筹及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前、城乡统筹及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的新时期,指出乡村价值实现了从封建社会时期最初作为社会资源提供者、农民
作为空间竞合的载体,都市圈在城市互动发展和区域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都市圈中心城市边界地区交通衔接问题,有利于带动边界地区发展,推动区域空间的整合协同.基于当前中心城市边界地区空间演化特征,分析了边界地区交通需求的变化,提出了都市圈中心城市边界地区交通衔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在当前的体制机制框架下,研究了都市圈中心城市边界地区交通衔接的技术策略.以杭州都市圈交通衔接为例,进行
近年来,山东省城镇化快速发展,都市区已经具有了良好的基础.科学地分析山东省都市区发展特征和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广泛借鉴国内外都市区界定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次研究的界定标准,基于第五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深入分析了山东省都市区发展特征,并对未来10 年都市区发展趋势进行了判断.
本文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的背景下,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研究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规划调研工作的内容方法及数据研究整理,梳理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普遍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分析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概况,实现“三化同步”推进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性工程,既要加强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建立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又要在一些地方和领域率先实现局部性的突破。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要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变带来就业结构的转变.因此,必须集中资源促进农业现代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要构建现代城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