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巯基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片段克隆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来源 :中国棉花学会2005年年会暨青年棉花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植物中已知巯基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的保守性分析,设计一对简并引物,从陆地棉栽培种中棉所29cDNA中克隆出一条巯基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片段,经测序和对测序结果在有关数据库中检索分析,发现该片段与一条中棉EST及一条雷蒙德氏棉cDNA同源性高达96%.三者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达100%.在此基础上对EST阅读框进行了搜索并分析了棉巯基蛋白酶抑制剂氨基酸的全序列及其与其他几种巯基蛋白酶抑制剂的同源性.
其他文献
浅圆仓作为一种新仓型用于储粮在我国尚未普及,但其储粮的优越性能已显露,特别的是出入库方便快捷、易进行通风降温操作、密封性能良好、环流熏蒸简便等.人们对于它的日常使用及管理、新的储粮技术的结合应用研究正在兴起.本文作为浅圆仓专职管理员,在工作实践中结合以往的保管经验,初步摸索出一些体会,本文将着重介绍浅圆仓低温储粮技术的日常运用。
中央储备粮安陆直属库所管理的代储库跨孝感、随州两地,辖汉川、广水等6个国家粮食储备库.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典型特征是: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积温高,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润炎热,年降水量在1300mm左右.如何使高大平房仓储粮适应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环境,保证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常储常新,是近几年来我们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
2004年6月对本库19号仓,收购入库水分达14﹪的高水分小麦进行安全保管试验,由于新建高大平房仓设施先进,配置合理,至第二年1月所保管的小麦安全度过了后熟期.通过合理通风,水分已降到12.8﹪,达到安全度夏的标准.
我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建了一大批小型基建房式仓(现俗称老式仓房),随着高大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的建成,老式仓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人们遗忘.但是,无论从粮食收纳、中转、储备的哪个角度来看,新建的高大平房仓容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粮食储量.因此,为了扩大本地区粮食储备量,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自2003年上半年2004年底,江苏泗洪国家粮食储备库将25750t老式仓房进行全方位改造,并且成功地
将楼房仓改造成散装仓,在南方高温高湿的南亚热带季见气候条件下,并无机械通风设备辅助下开展安全水分稻谷的散装保管.通过长期磷化氢密闭熏蒸,抑制粮堆生物活性,实现长期安全保管的目的.
在5℃、20℃、30℃、40℃四种储藏温度下和调质保湿密封恒温与自然通风恒温两种储藏状态的环境条件下,分别对水分为13.0﹪、14.0﹪、15.0﹪左右(±0.1﹪)的"鄂香1号"、"二优培九"、"汕优63"三个不同优劣品种的籼稻谷进行为期2个月的实验室模拟储藏验,通过每间隔10天对其脂肪酸值、粘度、发芽率、生霉率、含黄率、裂纹率等进行测定,其实验结果表明:稻谷品种愈优,含水量愈高,储藏温度愈高,
分析了高品质双介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宁杂602"的品种特性,显示如下特点:(1)纤维品质特别优,宁杂602的HVICC纤维长度30.3mm,比强度34.3cN·tex,整齐度85.2﹪,伸长率7.1﹪,麦克隆值4.6,反射率77﹪,黄度8.1,纺纱均匀性指数158,可纺60支高品质棉纱.(2)综合抗病虫性能好,接近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对棉铃虫抗性接近高抗、并且高抗红铃虫.(3)产量水平较高,子棉产量
长棉新秀F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棉花专家根据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和农民的植棉习惯运用现代育种技术育成的大桃、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棉新品种.其杂交一代长棉新秀F杂交优势突出,表现为大桃、优质、多抗、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黄萎病指27.6,易坐桃,吐絮畅,丰产性稳定.
2003年山东棉价上涨,植棉效益提高,拉动2004年全省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棉花供需形势进行了分析,对产销形势进行了预测,初步得出了2004年棉花供需矛盾将有缓解,棉价将比上年下降,但仍能保持在一个理想价位的结论.同时,对山东棉花生产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搞好棉花生产的对策和建议.
对农杆菌介导法获得的305株、基因枪轰击法转化获得的57株及少量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植株的T代的花铃期叶片的Bt毒蛋白进行了ELISA测定,同时结合棉铃虫抗性生物鉴定和分子检测等手段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转化植株间的表达量差异很大,农杆菌介导法获得的转化群体的Bt阳性率约67﹪,30.8﹪的植株具有较强棉铃虫抗性;基因枪轰击转化群体的阳性率为74.8﹪,31.6﹪的植株具有较强抗性.同时还发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