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东省针灸学会第九次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疗效与病程的关系、疗效与证型的关系,以及该疗法的副作用等,为今后临床选择治疗提供方案.方法:将7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组)36例与对照组(针刺治疗组)34例.治疗组采用羊肠线进行穴位埋植,每隔2周施治一次,3个月后观察疗效.对照组取穴同前,采用毫针针刺,施予平补平泻法,隔日一次,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8.89﹪.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埋线组对各型慢性胃炎均有较显著疗效,其中肝胃不和型疗效最好;埋线组的疗效与病程有一定相关性,病程在3年以内的与10年以上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埋线组埋线治疗过程可能会出现排斥、感染,晕针等临床不良反应,但发生率与传统的针刺法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埋线对各型慢性胃炎均有疗效,尤其肝胃不和型,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埋线法较传统针刺更为省时、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磁共振主磁场场强的增加,射频激发脉冲的功率也随着增加,射频激发脉冲所负载的能量,被病人的体内的H质子接收后,部分以无线电波的形式释放出来,被接收线圈所接收;而其余部分以热量形式释放出来,引起病人体温的升高。因此,高场磁共振中引入了一种全新的防护概念:射频能量吸收率(SAR)。它的定义是:人体单位体重在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射频能量,即单位体重对射频能量的吸收功率。其计量单位为W/kg。射频能量吸收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CT作为无创伤性检查,越来越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CT增强扫描是将造影剂注入体内,并进行CT扫描检查,其作用是增强体内需要观察的物体对比度。注射造影剂后血液内碘浓度增高,血管和血供丰富的组织器官或病变组织含碘量升高,而血供少的病变组织含碘量较低,使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由于碘浓度差形成密度差,有利于病变的显示和区别,提高病变的鉴别诊断及病变的定性诊断率,特别是螺旋CT
急性胆道出血传统的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处理,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随着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胆道出血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某院从1996以来对20例胆道大出血的病人采用了该种技术进行诊疗,笔者进行了术前、术中、术后等综合护理,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现将护理工作总结。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患者大都表现出严重的腰背部疼痛,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卧床和对症处理为主,存在着缓解疼痛慢且效果不佳,容易因长期卧床而发生并发症等许多不足,特别是高龄患者尤其显著。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取得了显著效果。2003年11月至2007年1月,某院用该术式对52例(63个椎体)70岁以上患者进行治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骨质
本文评价DICOM灰度专业医用液晶显示器对医学数学图像质量的影响。总之,高亮度扩宽了对比度空间,高对比度拉大图像灰度差异,高分辨率加大图像细节的显示能力,具有DICOM校正功能的灰度专业医用液晶显示器,满足放射诊断医生通过屏幕的观察实现对患者的诊断要求。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门静脉高压、肝硬化性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腔积液、以及重度肝硬化肝移植术前等需对消化道出血作预防性治疗者。由于其创伤小、安全性高、适应症广、临床短期效果显著,自1982年Colapinto等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TIPSS发展很快,给社会和患者带来很大的益处。但TIPSS术后由于常发生分流道再狭窄或闭塞,其远期效果不佳,这使
本文主要综述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分部、分叶、分带,前列腺包膜的形态、分布、组成成份,前列腺韧带位置、结构、组成,前列腺周围筋膜的分布等有关前列腺的结构及其固定装置。前列腺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近段尿道穿越其中,尿道后壁有着射精管的开口。它属性器官,其解剖特性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并受激素变化的影响,参与产生精液,在遗精和射精时贮存精液,前列腺疾病在沁尿外科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前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N)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脏慢性非特异性的肉芽肿性炎症,病理上以泡沫细胞(黄色瘤细胞)增生为特征,又称为泡沫细胞肉芽肿、肾盂肾炎黄色瘤、肾性黄色瘤病、肿瘤样黄色肉芽肿肾盂肾炎等。根据病变范围,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易造成误诊。本文结合3例病例,对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综合影像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影像科医生的误诊。
乳腺X线立体定位下置入钢丝使BI RADS IV-V级病变能够定位、切检一次完成,是诊断不可触及的乳膝病变(NPBL)的金标准方法.准确的钢丝置入是病变成功、完整切除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可导致定位不准确和钢丝移位,但均发生在乳腺组织内,移位钢丝穿破胸大肌未见文献报道,笔者于2006年行钢丝定位时,发生钢丝穿过乳后间隙刺入胸大肌2例,探讨了乳腺X线立体定位技术的应用和局限性,分析了钢丝
穴位埋线法是一种简单易行、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通过羊肠线的多种作用(如异物刺激,羊肠线被吸收后作为异体蛋白等),促使神经——体液发挥一系列的调节作用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机能,具有速效和持续的双重治疗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