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Helicobacter pylori(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近期疗效;为治疗 Hp相关性慢性胃炎寻找一种确切有效,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开辟新的治疗思路。 方法:将临床确诊为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45例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治疗组)和标准三联疗法[1]治疗组(对照组)。穴位埋线组取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肝俞、胆俞为主穴,随症状配穴,一周埋线一次,四次为一疗程;标准三联疗法组:泮托拉唑40mg bid克拉霉素0.25 bid替硝唑0.5 bid均餐后口服,7天为一疗程。两组各治疗一个疗程。测量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水平,统计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胃肠疾病临床疗效评价表评分并进行比较,进行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两种疗法均可使患者症状改善,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86.96%,药物组总有效率为63.64%。治疗后两组血清胃泌素水平,临床症状积分,胃肠疾病临床疗效评价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降低,提示两组均有疗效。组间比较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及胃肠疾病临床疗效量表评分的统计分析显示,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性。药物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82%,穴位埋线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穴位埋线疗法较标准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更具优势,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标准三联疗法,省时,经济,疗效确切,作用持久,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