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模型的土地利用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来源 :江苏省土地学会2014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feng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时期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取得实质性进展.研究土地利用与碳排放二者的关系,有助于优化用地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对全市"十三五"规划的编制、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灰色模型,对宿迁市土地利用结构和碳排放相关指标进行关联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市碳排放量与园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的关联度水平最高(0.787),人均碳排放量与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关联度水平最高(0.836),碳排放强度与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关联度水平最高(0.888).参照国家碳减排目标"比2005年下降45%、即年均下降4%"的水平,2020年宿迁市碳排放强度为0.2032t/万元,与其关联度最大用地指标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20年面积为10.0986万ha,比《宿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值低0.278万ha.
其他文献
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2006年开展首批试点起,已经过去了8年时间,作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主要手段,现阶段基层是否严格按照政策实施增减挂钩,有无背离当初的设计初衷?本文初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在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如皋市土地利用的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也产生较大的影响,主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使许多城市的旧城区陷入了原有城市功能衰退、物质环境老化、历史文化特色消失等重重困境,如何抓住改造契机,让旧城区重现昔日的繁荣已成
会议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总量锐减.同时由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刚起步,土地整治工作停留在一个相对简单的水平.本
城镇存量低效用地的存在导致宝贵的土地资源无法实现其效用和效益的良性循环,也无法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城镇逐渐从粗放型的外延式扩张走向集
会议
土地整理产业化是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实现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政府资金有限、国家投入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产业化经营为土地整理寻找到一条资金良
随着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颁布实施,各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土地整治规划陆续于2013年编制完成并发布实施.整治规划的实施对今后土地整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
会议
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当前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服务"三农"、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任务,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耕地生态环境、提高耕
会议
科学界定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剖析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的内涵,构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然后运用特尔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价,
会议
为全面摸清耕地后备资源状况,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并重管理,确保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近期,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在全省开展了耕地后备资源和高标准基本农田调查工作.盐城市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