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存量土地的成因与盘活对策分析

来源 :江苏省土地学会2014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存量低效用地的存在导致宝贵的土地资源无法实现其效用和效益的良性循环,也无法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城镇逐渐从粗放型的外延式扩张走向集约型的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开展存量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会大大促进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提高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制度改革的新路径,应该是由简单地依赖新增用地的粗放占用,转向存量用地的盘整利用;由粗放低效使用,转向内涵高效挖潜;由行政主导的被动“征地”,转向政策引导的主动“腾地”。在盘活城镇存量土地的过程中,要以推进盘活存量工作为载体,促进城镇存量低效用地再开发,构建政府引导下的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长效机制,可以有效促进城乡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其他文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主观和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现行惠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分析,阐述了规划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探讨在当前
"三规合一"是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者进行协调融合的工作,是当前空间规划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兼顾区域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又一重要路径
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可有效避免用地空间配置与需求和生产率脱节,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土地资源配置问题引起了学者们广泛关注.在土地配置效率测度方面
会议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人均耕地只有1.39亩,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本文从全县土地资源现状入手,针对经济发展和建设用地中
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物质支撑.在"规划空间紧、用地指标缺、占补压力大"成为土地利用常态的背景下,要实现以较少的土地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就必须要充分释放
本文通过研究新街镇近三年来土地整理项目情况,对土地整理的现状、成效、效益进行分析.土地整理是保障农村发展和提高土地利用效能的必要措施,也是促进环境改善和城市合理发
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2006年开展首批试点起,已经过去了8年时间,作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主要手段,现阶段基层是否严格按照政策实施增减挂钩,有无背离当初的设计初衷?本文初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在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如皋市土地利用的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也产生较大的影响,主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使许多城市的旧城区陷入了原有城市功能衰退、物质环境老化、历史文化特色消失等重重困境,如何抓住改造契机,让旧城区重现昔日的繁荣已成
会议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总量锐减.同时由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刚起步,土地整治工作停留在一个相对简单的水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