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血铅(络合型)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

来源 :第五届全国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rk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制络合型牛血铅成分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 方法:根据《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JJG1006—1994)》和ISO17511《体外诊断医学产品一测量生物样品中的量一校准品和控制物质定值的计量可追溯性》要求,按照计量一效应关系,以醋酸铅为饲料添加荆喂养牛制作牛血铅模型。当血铅达预期低、中、高浓度值范围采集血液分装在密封性良好的耐低温管中,辐射后冷冻保存,按规定做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监测及放置室温时间检验。选用权威方法ID—MS进行牛血物质铅含量的赋值。用赋值方法对美国NIST SRM 955b两个浓度样品铅含量进行了验证。 结果:三浓度研制物质均匀,F值为0.61、1.64、0.28,均为P>0.05。14个月监测RSD为0.85%、1.05%和0.49%;t值为O.787、1.132、0.854。均为P>0.05。其特性量值及不确定度分别为:102.4±5.5;181,2±4.0;304.5±3.9(单位:μg/L)。对美国NIST SRM 955b两个浓度样品铅含量进行表达。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置常温下4天内测定,结果稳定。 结论:研制的络舍型铅牛全血物质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要求。
其他文献
面对护理教育的飞速发展,护理学已逐渐摆脱过去依附于医学教学的模式,成为独立性,专业性的学科,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他们的理论知识都很扎实,但护理技术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不如较低学历的学员。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如何使这些高学历的护生迅速适应医疗护理工作环境,尽快提高他们的临床工作能力,是我们临床带教老师的研究切入点,本文是笔者对带教高学历护生实习的几点建议。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护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护生向护理工作岗位过渡的必经阶段。那么如何做好临床带教工作,使实习护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在一起,在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实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现将带教体会进行介绍。
从护生心理需求被忽视、护生职业暴露率高、护生病历书写水平低、护生参加临床护理操作机会少等方面阐述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新护士来自不同院校,受到不同层次的护理教育,政治品德、技术水平、综合素质均参差不齐,加之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人科护士往往不适应。如何帮助他们顺利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是护理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作者针对近年来新人科护士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对他们独立前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及方法进行改革,使新人科护士尽快实现从学校到医院、从学员到护士、从理论到临床的转变,收
医学独立实验室在中国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限于当时的医疗体制和社会发展程度制约。本文介绍了我国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发展现状,阐述了“艾迪康”医学独立实验室集团化管理的举措及成效,提出培育文化,提升合力,发挥集团化运作的人才优势的措施。
目的:评价北京市卫生局检验项目质量网络体系(以下简称“网络体系”)建立后,各网络实验室实际检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网络体系”内30家医院,采用30家医院三种水平血清标本一次揭盲完全随机设计。结果:30家医院中有8家(占所抽查30家医院的26.67%)的所有抽检项目结果均在x+2SD,充分体现了“网络体系”调控的效果。同时,由于实验方法不统一等原因,导致个别医院、个别项目出现不可接受结果。结论:检
目的:探讨ISO15189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方法与应用意义探讨。方法:把ISO15189抽象的条款标准转化成易于实行的程序,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回顾性分析认可准备、认可申请和体系维护的过程,探讨体系科学建立,有效实施的方法。结果:实验室的质量和能力得到持续提高。结论:IS015189(E)《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是专门针对医学实验室的管理标准。科学建立、有效持续运行可使
目的:探讨NOVA10型电解质分析仪、IMS-972电解质分析仪与IMS-972PluS电解质分析仪测定血清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离心分离152例服用碳酸锂的患者血清后分别在三种电解质分析仪测定其锂盐浓度.IMS-972及IMS-972PluS电解质分析仪测定结果分别与NovA10型电解质分析仪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NOVA10型电解质分析仪的灵敏度、精密度较优.锂盐浓度在0.41—2.50mm
目的:探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甲状腺激素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多个方面。方法:根据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试者状态、标本采集、标本处理三大方面,分别从应试者状态中不变因素(如年龄、性别)和可变因素(如运动、生物节律、饮食、药物),标本不同采集容器、脂血、溶血以及血清保存时间等多个因素分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应试者早晨空腹、静止状态、标本无溶血、无脂血、负压普通采血管采集及时分离血清检测结果为对照。T3、T4、
检验医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推动二者的相互结合与提高发展。检验与临床的有效沟通是为临床提供高质量检验报告、向临床提供先进的检验技术和检验理念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检验与临床沟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根据自己与临床沟通的实践体会,提出了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有效方法。旨在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水平,使检验结果发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的作用,达到临床满意、病人满意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