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的语文政策及其论争

来源 :教育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四年多来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出台的一系列“台独”语文政策及其所引发的争议。语言政策包括计划让英语成为“第二官方语言”,制定“语言平等法”和“语言发展法”,废止“国语推行办法”,实施“乡土语言教学”;拼音政策包括取消汉语拼音作为中文译音符号,通过“通用拼音”,拟订“台语”文字,等等。其核心是要以“台语”取代“国语”,以“台语”文字取代汉字。
其他文献
以前学习汉语的印尼学生人数不多,向来不被重视,但是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印尼侨生回国升学。其实印尼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尚有许多的难点,笔者这次先分析归纳出中文「还」的各种语义再就[还」做中、印语法、语用的对比分析,最后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藉此带动同行们研究其它国籍学生学习汉语的困难以及补救的策略。
本文浅谈了笔者在数年的汉语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学生绝大多数用英语思维,用英语的逻辑来理解汉语的语法现象,因此很容易受到英语母语的制约;中英比较只是用于诊释,说明汉语的用法,而不代替必要的语言操练;语言操练前有了较详尽的解释,学生会作笔记,觉得是一种学问,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运用等。
为了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很多大学都进行教学质量问卷调查,请留学生对本班的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但由于评估方法设计不尽合理,导致评估结果与授课教师教学的实际水平仍有一定的偏差,使授课教师并没得到客观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热情:而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迫切需要对评估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便能使之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进而能更好地引导他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地
对外报刊语言教学是一种实用性语言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听力理解和汉语交际能力。报刊阅读课以阅读技能训练为主,通过课堂上大量练习、反复实践,使学生掌握报刊语言的特点和阅读技巧。课堂教学任务主要包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两个方面。不少文章对前者有所论述,对后者鲜有涉及。本文拟从阅读过程、阅读能力的训练、课前准备等方面谈谈个人看法。
本文着重论述“约定俗成”在语言发展特别是新词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约定俗成”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中的重要作用,说明语感就是对语言约定俗成的程度感。文章首先肯定了语言学领域对“约定俗成”的约定俗成的理解:即语言的“约定俗成”是具有社会性、大众性的,无论是谁首先创立,语言成分必须在交际中经过社会的“约定”和大众的“俗成”,才能走向成熟。文章进而论述了现代社会这种约定俗成的力量对于语言的发展的重
本文选取了QQ和BBS这两个最常用的网络交流工具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大量网络语言的特点和网络词汇的研究,对网络语言的新特点做了阐述。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是:1.运用传统语言学的理论,结合新的传播媒介,对网络语言的语境、语法、词汇等方面进行研究。2.考察BBS和QQ两种不同媒介网络语言的特点。3.研究网络语言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索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制定和实施汉字改革的方针政策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全文分为四节:一、政治层面对海峡两岸汉字使用的影响和制约。文章回顾了国民党30年代颁布简体字、50年代反对大陆推选简化字、八九十年代宣扬“两岸文字应主要统一到台湾正体字上面”等阶段,指出两岸政治上不统一,汉字的统一问题就委难解决。二、汉字是废不了的。针对文改的激进意见和观点,文章指出汉字不应当
本文在对吴徽语区内的方言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讨论方言岛的形成和消亡问题。文章指出方言岛的形成有三种方式:填水成岛、蓄水成岛、隆起成岛,并讨论了移民与方言岛形成的关系。论文考察了方言岛的生态环境,发现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区内方言悬殊的地区是适于方言岛生存的土壤,最后指出方言岛的消亡有两种方式:渐变式消亡(“融岛”)和突变式消亡(“淹岛”,即语言转用)。
我国基本的语言状况是:汉语文是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通用的语言文字。目前使用的12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根据语言使用功能大致可以分为3个等级或类别:1)有传统文字并且在全民族地区通用的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等5种语言,它们在本民族地区的各种社会领域可以充分地使用,其民族总人口2300多万人;2)1949年以后政府帮助创制或改革文字的壮语等12个少数民族语言和虽然有
论文分三大部分,即母语问题、国际语言问题和多语问题。关于香港的母语教学政策,作者认为,关键在于是否对多语方案再作肯定。英语有多面性,我们要按我们的需要善加利用。坚持母语教学政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修订,但原定的精神和原则不应改变。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和规范进行最低限度的、必要的法律和行政干预是合理的、可行的。关于国际语言怎样发展,作者认为,连英语民族的机构也没有把握,它们觉得有些“大”语言起来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