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约定俗成”的约定俗成

来源 :教育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_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重论述“约定俗成”在语言发展特别是新词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约定俗成”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中的重要作用,说明语感就是对语言约定俗成的程度感。文章首先肯定了语言学领域对“约定俗成”的约定俗成的理解:即语言的“约定俗成”是具有社会性、大众性的,无论是谁首先创立,语言成分必须在交际中经过社会的“约定”和大众的“俗成”,才能走向成熟。文章进而论述了现代社会这种约定俗成的力量对于语言的发展的重要作用,趋同、趋众的心理:从众、从俗的力量,由于现代大众传媒的覆盖率和渗透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结论是: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必须加速对大众传媒的量化研究,以获取“约定俗成”的量化数据。
其他文献
由于《三国演义》周曰校本的朝鲜翻刻本的发现,对于早期《三国演义》版本演化的研究,有极大的帮助,尤其对保存于上海图书馆藏《陶渊明集》周显宗刊本之中的残叶在《三国演义》版本演化中的位置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朝鲜翻刻本与上海残叶关系的研究状况,然后将上海残叶和其他版本进行了比对分析,并总结出版本整理中文字的差异是由三种修订方法产生的。最后提出上海残叶在《三国演义》版本演化中的位置——上海残叶很可能就是周曰
《金瓶梅》的崇祯本根据版式的不同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以下简称“北大本”),另一类是以日本内阁文库藏本(以下简称“内阁本”)为代表,还包括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本(以下简称“东大本”)。崇祯系统“北大本”和“东大本”版式完全不同,而文字基本相同。将两种版本文字数字化后,再利用计算机仔细比较,可以发现两个版本的文字还是有一些差别。
本文首先对作者在韩国汉城所购买的《会纂宋岳鄂武穆王精忠录》(此后简称之为《精忠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研究了李氏朝鲜《精忠录》的刊行原委。然后分析了中国《精忠录》的刊行原委及其与《新刊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的关系,还对《精忠录》、《中兴英烈传》和《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三者图像的关系加以研究。最后研究结果表明《中兴英烈传》是附带“战斗版画”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开端作品。
初学汉语者在写汉字时常把同音字棍淆,其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汉字同音字太多,稍不注意,就会出错,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未强调同音字的相异性,也是造成书写错误的一大因素。写出音同而意异的字,以汉语为母语者也在所难免,何况是以汉语为第二或第三外语的学习者?但如何防范于未然,尽量减少出错的可能性,应该是汉语教师可以努力做到的。本文谨针对同音字教学,提出设想。
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学理论、教材编写、教学实践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听说领先,交际领先的教学原则深入人心。本文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初中级阶段汉字教学问题先认后写、部件挂帅、强化位置等看法。
本文介绍了编写汉字课本的一些具体做法:从每课课文里,选出重点讲解的生字;结合每课的生字,向学生系统地介绍汉字的常识;编写多种多样的汉字练习等。教学实践证明,结合现行教材编写一本汉字读写课本,分析、讲解常用汉字,系统地介绍汉字的常识,很有必要。
以前学习汉语的印尼学生人数不多,向来不被重视,但是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印尼侨生回国升学。其实印尼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尚有许多的难点,笔者这次先分析归纳出中文「还」的各种语义再就[还」做中、印语法、语用的对比分析,最后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藉此带动同行们研究其它国籍学生学习汉语的困难以及补救的策略。
本文浅谈了笔者在数年的汉语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学生绝大多数用英语思维,用英语的逻辑来理解汉语的语法现象,因此很容易受到英语母语的制约;中英比较只是用于诊释,说明汉语的用法,而不代替必要的语言操练;语言操练前有了较详尽的解释,学生会作笔记,觉得是一种学问,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运用等。
为了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很多大学都进行教学质量问卷调查,请留学生对本班的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但由于评估方法设计不尽合理,导致评估结果与授课教师教学的实际水平仍有一定的偏差,使授课教师并没得到客观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热情:而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迫切需要对评估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便能使之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进而能更好地引导他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地
对外报刊语言教学是一种实用性语言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听力理解和汉语交际能力。报刊阅读课以阅读技能训练为主,通过课堂上大量练习、反复实践,使学生掌握报刊语言的特点和阅读技巧。课堂教学任务主要包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两个方面。不少文章对前者有所论述,对后者鲜有涉及。本文拟从阅读过程、阅读能力的训练、课前准备等方面谈谈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