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下高校身体素养培育模式的构建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疫情)的爆发,不仅改变了我们现有的工作学习模式,也倒逼在线课程的建设。后疫情时代,体育作为一项具有增强国民体质、提升国民免疫力的课程,展现着其特殊的学科价值与使命担当。高校作为将学生推向社会的最后把关者,在后疫情时代,如何透过疫情期对高校的体育的检验,结合身体素养的内涵,探寻高校身体素养培育模式,不仅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实际意义,对落实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对其他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身体素养培育工作给予一定的示范和借鉴作用。研究方法:以高校大学生身体素养内涵与培育原则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探寻高校身体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结果:后疫情时代,我们应结合"身体素养"的概念及其在实践工作中的实施原则,围绕课程、数据、赛事建设身体素养三平台。1.构建课程平台,推进智慧体育教学改革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让居家健身、居家在线体育学习不仅成了民众的需求,学习的新时尚,也促进了在线体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针对高校体育课程,应着手构建相关课程平台,利用现有的超星泛雅、腾讯会议、zoom、抖音等时下流行的直播、录播视频学习平台,构建相关体育课程,推进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热情,扩宽学生学习时间与空间。针对在线体育教学资源,做好相关课程资源的上传。高校体育教学平台应通过多媒体、视频影像、直播互动等模式的应用,提高人机互动的效率,增强课程互动平台的互动性,使数字程教学资源与现有的网络学习平台有机统一起来。与此同时新构建的数字化智慧体育教学平台能为学生提供更高效、愉悦的学习体验,切实做到教学任务实施者、课程设计者与教学对象三者之间高效、便捷的互动与交流,实现智慧体育教学改革。2.构建数据平台,完善学生体能信息数据采集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构建数据平台。建立体能测试APP或者小程序,通过与校内测试平台数据的对接,实现学生在相关APP或小程序即可查阅自己的体能信息。高校通过委托相关技术人员编写运动监控程序,开发适合高校使用的App、小程序的基础体能测试功能、数据分析功能、运动处方制定功能,实现学生和教师对数据的实时动态了解。针对学生,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体能数据平台,通过平台,了解自己在学校的测试成绩,了解自身的短板,并根据平台提供的运动处方,通过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利用课余时间,严格按照运动处方,进行有效的体能训练。针对教师,可以利用现有平台了解学生体能数据信息,并根据平台数据分析,了解自己所带学生体能短板,并依据该体能数据,制定自己的课程教学内容和训练计划,实现教学内容指导的针对性,提高了课堂训练成效。3.构建赛事平台,加快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落实国家提出的勤练、常赛的要求,推进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构建校园线上线下赛事平台,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推广路径,通过赛事,加强学生的德育与美育。如校园篮球赛事中融入"爱国、礼仪、劳动"三大主题教育,让每一位参与者在开赛前,面向国旗奏唱国歌,感受祖国的伟大;在比赛中,尊重对手,团结互助,充分展现"奥林匹克"精神;在比赛后,主动清理赛场垃圾,归还才赛器材,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线上平台回绕学院开展的线下四级联赛的实时直播与回放,满足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欣赏体育比赛的诉求。线下赛事平台主要回绕学院的四级联赛进行。各学院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特长,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是运动员、啦啦队员、中场表演人员,亦可是加油的观众。多种参与角色的选择,扩大参与的受众。4.构建课程评价标准,推进身体素养培养工程的建设结合身体素养的基本内涵及《新刚要》对高校体育课程的要求,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对大学体育课程进行评价。高校通过观测学生运动习惯、技能掌握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评学生体育成绩,提高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价的规范性。研究结论:后疫情时代,高校身体素养培育在高校体育工作开展应用中,它应该回绕《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指导意见,落实学校体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高校可利用构建课程、数据和赛事三个平台,通过体育联赛、体育俱乐部、体育课程的改革,保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与教学形式多元化。高校通过改革完善体育课程,规范校园体育俱乐部,丰富校园体育联赛,整合课程、数据、赛事资源平台,实现学生的综合身体素养的提升。按照这样的目标、原则和程序构建高校身体素养培育模式,除了要有必要的学校体育硬件设施,更需要优秀的体育教学团队、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以及学院领导的配合,虽然在落实该培养模式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为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应不断努力、知难而进。
其他文献
文章首先对相关背景和理论依据进行了介绍,然后论述了基于“无痕山林”理念的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流程,接着分析了基于“无痕山林”理念的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效果,最后对基于“无痕山林”理念的劳动教育课程设计进行了反思。
医学文献口语性较强,可以比较直接地反映语言面貌。先秦两汉时期,出土医学文献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传世医学文献中主要有“我、吾、余”。在出土医学文献中,“我”主要充当主语,而宾、定、兼语为次要的语法功能且宾语和定语用例数量相当;“吾”作主、定语使用频率相当,主要表强调和表达强烈感情色彩。在传世医学文献中,“我”作主、宾语的比例相近;“吾”作主、定语的使用频率差距较大,且二者都较少有表强调
为了研究新型旋转式水力空化发生器的运行特性,本文采用试验测试的方法研究了其在不同工况下的输送性能、压力脉动、空泡分布以及空化产热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旋转式水力空化发生器在设计工况附近具有较好的输送能力;随着流量的增大,压力脉动主频由叶频向孔口频率移动,空化区域扩大,空泡含气率和空化产热逐渐增加;随着进口压力的降低,压力脉动主频由孔口频率向低频段移动,且宽频特性增强,空泡含气率基本不变,空化产热先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清楚的看到学困生缺乏自我效能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影响到了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同时,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下面将重点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进行探讨。
本文针对复杂焊接环境下大量弧光噪声造成焊缝激光条纹分割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入注意力机制的改进U-Net鲁棒焊缝识别算法。首先,在模型的特征融合过程中使用超强通道注意力机制实现特征的加权融合。然后,在编码器结构之后,加入特征分类结构,使其可以输出焊缝对应类型名称。最后,由于网络训练中正负样本失衡会对识别结果产生影响,在模型的损失函数中添加Dice Loss和Focal Loss来加以修正以提高
目的 探讨基于移动医疗APP的用药指导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安全服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康美医院就诊的12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按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移动医疗APP的用药指导。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用药安全行为、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行为得分
针对闭集猪脸识别模型无法识别训练集中未曾出现的生猪个体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开集猪脸识别方法,可实现开集猪脸图像识别,识别模型从未处理过的生猪个体。首先基于全局注意力机制、倒置残差结构和深度可分离卷积构建了轻量级的特征提取模块(GCDSC);然后基于高效注意力机制、Ghost卷积和残差网络设计C3ECAGhost模块,提取猪脸图像高层语义特征;最后基于MobileFaceNet网络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凸显了全方位全过程治国理政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这一思想厚植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哲学之基,浸润于中华优秀传统民本思想的文化之基,扎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群众路线的理论之基,充分展现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生成的理论之源。全面把握这三重生成的理论源头,有助于我们时刻不忘立身之本,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