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眼科药物药代动力学试验关注点

来源 :第九届药物毒理学年会——新时代·新技术·新策略·新健康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现代人们每天面对电脑、智能手机、电视等电子屏幕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也导致全球范围内眼科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长,同时,随着人们对眼科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眼科药物也在不断地研发和上市,创新药物也越来越多。在新药研发中,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是评价药物制剂特性和质量的重要依据,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阐明药物作用机制,同时也可以指导药效和毒理研究动物的选用。本文主要探讨眼科药物非临床体内药代动力学试验关注点。在眼科药物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一般选取猴、犬、兔、大鼠进行试验,猴与人的眼睛结构最为接近,但猴资源较少,不易获得,费用高,犬和兔较易获得,眼睛大便于操作,眼睛结构与人差异大,大鼠来源广,更易获取,便于保定但不易于操作,眼睛结构与人差异大。大鼠、犬和兔常用于成药性阶段的药代筛选研究。因大鼠玻璃体腔体积特别小,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易引起机械损伤,玻璃体内注射给药不易选用大鼠。在眼科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需重点关注药物的眼内过程,即药物在眼局部的吸收、分布及消除的过程。通常用眼部给药的方式,常用的眼部给药方式有滴眼给药、球结膜下注射、玻璃体腔注射、视网膜下腔注射、脉络膜上腔注射等,选用与临床拟用法一致的给药途径、剂量和频率,给药时应注意给药容积适量,避免外溢,注射部位精准。一般根据药物的临床适应症和作用机制,选取泪液、房水、角膜、结膜、虹膜、虹膜睫状体、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中的多个眼部靶组织进行药物浓度测定,评价药物在眼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在采集眼部组织时,一般无法从同一动物身上连续采集生物样品,可以根据采样时间点对动物进行分组采样,为减少试验误差,每时间点至少应有6只眼的数据。对采集到的眼部靶组织,应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暂存,并在检测时选用合适的溶剂对靶组织中的药物进行提取。在眼科药物新药研发中,除了关注药物的眼部组织分布和代谢动力学外,还应考察药物经眼全身吸收的药代动力学。可以通过在成药性研究阶段,考察药物在滴眼给药、口服给药、静脉给药等不同的给药方式下在眼局部组织和全身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获得支持药物继续开发的关键信息,为后续的毒理设计提供参考。眼部药代的生物分析方法有色谱法、配体结合法、同位素标记、影像技术等。其中,同位素标记和影像技术能很直观的显示药物经眼给药后在全身组织分布的情况。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目前仍是比较常用的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眼部给药的局部药代动力学时应注意:眼部药代研究样本,具有样本量少,浓度低,内源性物质干扰多以及个体差异大的特点,因此建立检测方法时要尽可能建立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精确度高的可靠定量分析方法,并在方法学验证时根据眼部组织生物样本特点,充分考察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其他文献
强化学习长期以来的一个目标是创造一个能够在具有挑战性的领域,以超越人类的精通程度学习的算法。博弈论是人工智能中最优化策略的代表性算法,许多的人工智能研究者将博弈论应用到在各种棋类游戏中。Alpha Go使用博弈论的一般原理,通过强化学习的方式在围棋领域取得了成功,使得强化学习在当今机器学习的最热门领域中有着一席之地。五子棋是具有典型策略性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棋局复杂多变,具有较大的分支因素。因此,
目的:本研究是通过整理先秦至宋代以来中医古籍中各医家以“外风致中”理论作为基础,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中风病的临证经验及常用方药,总结其拟方特色、探索用药规律,为今后对中风病的临证治疗及预防提供一些经验参考和循证依据。材料与方法:1.中医文献学研究检素方法:第5版《中华医典》全书汇聚了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历代中医学著作共1156部,将其作为中医文献的检索范围和主要工具,以“中风”、“卒中”、“半身
学位
目的:探讨天麻素(gastrodin, GAS)联合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在缺糖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缺糖缺氧细胞(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模型,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normal group),缺糖缺氧组(OGD group),DEX组,GAS组,DEX+GAS组。利用CCK-8实验检测各组心肌细
将纤维增强筋(FRP筋)混凝土梁裂缝的开展过程视作FRP筋由两侧混凝土中拔出的过程,建立了基于粘结-滑移的FRP筋轻骨料混凝土梁裂缝宽度微分方程。根据规范给出的裂缝宽度限值,合理确定滑移量上限,提出并引入了适用于梁正常使用阶段的FRP筋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低滑移"阶段粘结-滑移本构模型。进而,在明确最大裂缝间距lmax、裂缝宽度放大系数h2/h1与裂缝截面纤维混凝土残余应力σfib等特征参数的基础
构建"问题化"的数学课堂,能有效引发和驱动学生持续性的深度数学学习行为发生,促进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问题探究和解决过程中建构数学知识,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智慧和能力。文章在阐述数学课堂有效问题驱动的表征的基础上,以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为例,探讨了指向深度学习的问题驱动教学策略。
解读教材是小学数学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遵循教材的特点""挖掘教材的‘留白’""明确相应学段要求""适当合理创新教材"以及"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五个方面入手,针对小学数学教师解读教材的有效策略及其切入点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