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

来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九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dp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紫外线处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HY4孢子,照射剂量为120s.获得一株高产果胶酶突变株HYQ1,在优化的固体发酵条件下酶活力达1552U/g物料,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2倍.以麸皮为主要原料生产果胶酶,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 HYQ1固体发酵培养基成份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碳源、有机氮源、无机氮源、料水比、通气量等对果胶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基组分为:麸皮10g,黄豆粉0.5g,NH4 H2PO40.25g,料水比1∶2.采用此优化的培养基,在250mL三角瓶中进行发酵,果胶酶酶活力可达2435.1(U/g干曲).
其他文献
会议
本研究采用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复配作为载体固定化碱性蛋白酶,并对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容易获得,安全,无毒,是常用的固定化载体.本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分析方法对海藻酸钠与壳聚糖配比、固定化pH、固定化温度、固定化时间以及碱性蛋白酶添加量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与壳聚糖质量比为2∶1,固定化pH9.5,固定化温度50℃,固定化2h,碱性蛋白酶添加量8000
玉米淀粉废水的主要成份为淀粉、糖类、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物质和亚硫酸,玉米淀粉生产废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细菌纤维素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可降解材料,在结构和性质上表现出独特的优越性,应用范围广.以玉米淀粉废水添加一定营养因子为原料,接种从红茶菌中分离出产细菌纤维菌种葡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xylinus),可充分利用废水中的营养成分,降低纤维素生产成本.为玉米淀粉废水资
探讨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基于细胞膜损伤和修复的耐超高压胁迫机制.以80-250MPa超高压多次处理原始敏感菌株,从中筛选分离副溶血弧菌的耐压菌株,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超高压处理前后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分析原始敏感菌株与耐高压胁迫菌株细胞膜可溶性蛋白的差异,采用超微量Na+K+ATP酶试剂盒分别测定原始菌株与耐压菌株的Na+K+ATP酶活性,用GC-MS法分析耐压菌株与
苜蓿叶蛋白是一种具有高开发价值的植物蛋白质.本文以"肇东"紫花苜蓿为原料,以酸化加热法制备苜蓿叶蛋白.在以苜蓿叶蛋白的水解度和DPPH·清除率为指标筛选适宜的水解酶后,利用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联合酶解苜蓿叶蛋白.通过研究双酶比例、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pH值等因素对酶解效果和DPPH清除率影响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酶解制备苜蓿叶蛋白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双酶比例为2∶1,酶解温度为50℃,加
本文旨在寻找一种甜玉米穗轴中水溶性木聚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以甜玉米穗轴为原料,采用酸预处理高温蒸煮法提取木聚糖,正交实验后获得提取方法的最佳条件,并验证其提取率.木聚糖液经脱色脱蛋白处理后,使用Capto Q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柱层析,确定平衡液和洗脱液最优的参数.结果如下:甜玉米稳轴水分含量为14%,灰分含量为2.2%,蛋白质含量为2.30%,还原糖含量为9.94%,总糖含量为24.07%.1g/
本实验旨在构建能够表达具有天然构象的重组人源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毕赤酵母工程菌.通过PCR的方法从实验室保存的菌种中获得SOD目的基因后首先连接到pMD-18T载体上构建亚克隆载体,送样测序验证序列无误.对亚克隆载体使用Xho Ⅰ/Xba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获得具有粘性末端的SOD目的基因,用T4连接酶酶连到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表达载体pPICZαA.用Sac Ⅰ单酶切使表达载体线
目的:阪崎肠杆菌作为一种致病菌,主要通过污染婴幼儿配方食品导致婴儿患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等疾病.本实验采用16SrDNA分型技术对乳制品和其加工环境中分离的阪崎肠杆菌进行分型研究,对其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溯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市售的奶粉和环境中分离的13株阪崎肠杆菌作为试验菌株.首先对菌悬液提取基因组DNA,方法采用手提和试剂盒提取,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对目的基因16SrR
蛋白水解体系对于维持保加利亚乳杆菌自身生长十分重要,胞内肽酶是蛋白水解体系中的关键蛋白酶.本试验旨在研究在mRNA转录水平上蛋白水解体系中关键蛋白酶基因在菌体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在不同生长阶段三株保加利亚乳杆菌中四种胞内关键肽酶基因(pepc、pepf、pepq、pepx)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试验显示:三株菌的生长曲线均呈S型,在培养2-16 h之间为菌体生长的对
利用糖基化修饰技术,以乳清分离蛋白(WPI)为研究对象,以褐变程度、pH、抗氧化活性为检测指标,研究反应温度对乳清蛋白糖基化反应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越高,糖基化反应后产物的pH值越低,褐变程度越大,抗氧化活性越强.不同类型糖基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随反应温度增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核糖-WPI体系中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分别为半乳糖-WPI>果糖-WPI>葡萄糖-WPI>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