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耕地质量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来源 :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谊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liang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基于耕地质量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思路.研究方法:叠加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研究结果:基于耕地质量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后,不仅面积增加了20.73hm2,调入的基本农田利用等、肥力、环境健康、地化综合质量都大幅提高,研究结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新常态下的耕地保护重要要求,是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工作.该思路不仅丰富了耕地综合质量的内涵,有利于全面掌握土地的综合质量,还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探讨跨区域耕地保护经济补偿量化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法:以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关系为切入点,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并结合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优先序,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耕地盈余区,确定耕地保护补偿面积;并在此基础上,以单位面积耕地的非市场价值为补偿标准,测算各区域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转移支付额.研究结果:(1)全国共有6个耕地赤字区、7个耕地平衡区、18个耕地盈余区.
本文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了近期发生在中国的两个行政问责案例:房价调控问责和土地管理问责.通过对比两者异同,着重分析导致两次问责结果差异的原因,进而发现影响问责结果的几个因素.认为行政问责应慎重选择适用情形并精心设计问责机制,给出判断问责适用情形的两个具体标准:行为导向和因果关系的可观测性,提出几点问责机制设计原则.本文尝试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房地产和土地管理中的问责实践,
研究目的:发现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不足,提出构建耕地占补平衡全过程的市场机制,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进行完善与改进.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耕地占补平衡是由土地辅助发展权供需双方、管理部门、中介组织与机构等主体参与的,由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生产子系统和指标使用子系统共同构成的,并受外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及自然环境共同影响与制约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开放综合系统:(2)
研究目的:测算北京市城乡居民耕地保护的支付意愿,检验二者的支付意愿差异,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为制定面向对象、差异化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理论借鉴.研究方法:选择实验法(CE).研究结果: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对保护耕地面积、耕地质量和耕地景观生态环境的支付意愿分别为67.24,113.75,51.47元/年,58.07,66.40,150.80元/年.研究结论:城镇居民的支付意愿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个体支
研究目的:了解受访者对农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及其偏好的异质性.研究方法:运用选择实验法(Choice Experiment)中的条件LOGIT模型(Conditional Logit Model,CLM)和潜在分类模型(Latent Class Model,LCM)探索受访者对农田非市场价值不同属性偏好的异质性及支付意愿.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受访者对空气质量和农田肥力这两个农田非市场价值属性表现
研究目的:本文以“保护者受益”原则为基础,从维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角度出发,以湖北省为例证,构建假象市场条件下的农田生态补偿政策.旨在探讨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有效激励农户参与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最低补偿标准,通过建立不确定状态下政府对农田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函数和农户对农田生态补偿的受偿意愿函数,得到符合帕累托改进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的取值区间;研究方法: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农户参与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平
研究目的:优化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可为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为实现区域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应用RS与GIS技术,运用Matlab编程,构建优化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元胞自动机模型,对研究区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进行优化.研究结果:(1)经本文改进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具有较好的优化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的能力.(2)研究区耕地利用系统数量优化表现为耕地占72.31%、林地占
研究目的:分析和预测四川省的耕地压力和粮食安全状况.研究方法: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和GM(1.1)模型.研究结果:除了1997、1998、1999、2000年耕地压力指数小于1,粮食供给处于安全状态以外,其余年份耕地压力指数都是大于1的,说明四川省的耕地压力较大,粮食供给处于不安全状态.研究时段内耕地压力指数大于1的年份有13个,占到了76.47%,说明四川省历年来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耕地压力.研究结论:
研究目的:测算陕西省耕地集约利用预警等级和诊断耕地集约利用预警的障碍因素.研究方法:熵权可拓模型和障碍因素诊断模型.研究结果:陕西省耕地集约利用预警等级整体较低,呈现先波动的变化趋势;灌溉度、单位播种面积粮食单产等是集约利用预警等级的主要障碍因子,陕西省耕地集约利用分类障碍因子中集约利用投入情况障碍度>集约利用产出情况障碍度>耕地耕作状态障碍度.研究结论:陕西省耕地集约利用预警等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研究目的:以我国中东部典型县域为例,探讨耕地质量等别分布特征,系统分析区域耕地质量等别限制因素,提出不同区域耕地质量的提升对策;研究方法:以县域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叠加分析与数据统计,综合对比分析耕地质量等别与不同分等因素的关系与规律;研究结果:10个典型县域耕地质量等别总体较高,以中、高等地为主,有少量优等地分布,各区域耕地质量存在共性的自然和利用限制因素,也存在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