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价调控和土地管理问责案例的比较研究

来源 :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谊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h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了近期发生在中国的两个行政问责案例:房价调控问责和土地管理问责.通过对比两者异同,着重分析导致两次问责结果差异的原因,进而发现影响问责结果的几个因素.认为行政问责应慎重选择适用情形并精心设计问责机制,给出判断问责适用情形的两个具体标准:行为导向和因果关系的可观测性,提出几点问责机制设计原则.本文尝试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房地产和土地管理中的问责实践,给出了更为具体的问责制完善建议.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对黑河中游地区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为土地利用及管理提供相关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选取黑河中游为研究区,在景观格局的基础上利用GIS、Fragstats等软件,研究了1986、1995、2000、2010年四个时期黑河中游基于景观结构的生态风险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1)研究区以未利用地为主,四期之间存在较多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2)前三期的景观生态干扰度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四个时期
研究目的:确定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方法:采用TOPSIS模型和GIS相结合方法.研究结果:(1)构建了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及生态安全三维度的不同主体功能区实施绩效评估框架;(2)不同功能区实施绩效结果呈现中、东部高,西北和西南低的空间分布;(3)实施绩效结果由好到差依次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应加强对生态功能区的各种政策落实提高实施效果.研究结论:TO
平朔作为依靠煤矿发展起来的典型性资源型城市,是人类活动影响剧烈的区域之一,具有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剧烈的特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改变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影响地表各种景观过程,从而对生态环境以及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目的:为了研究近30a平朔矿区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变化趋势,该文基于1986年、2000年和2014年三期TM影像,划分平朔
城市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社会形态,其主要表现载体为土地利用的变化.内陆城市的滨水区域由于其特殊的资源属性往往成为受城市更新影响最强烈的区域之一.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重庆市渝中半岛为例,分析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内陆城市滨水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采用GIS和统计年鉴等的数据资料,建立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模型——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模型和社会经济驱动力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
研究目的:旨在揭示排土场植被覆盖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为露天煤矿区土壤改良与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实地采样法、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相关性分析、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安太堡南排土场植被覆盖度与各项土壤理化性质之间总体上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土壤容重与植被指数呈现斜率为负的一次函数关系,土壤孔隙度与植被指数呈斜率为正的一次函数关系,土壤质量含水量与植被指数呈现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关系,土壤砾
研究目的:从土地整治实施模式基础理论出发,对土地整治实施模式的内涵、理论特征、.要素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并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土地整治实施模式的一般运行机制.研究方法:文献综合法、总结归纳法.研究结果:本文系统阐述了土地整治实施模式的基础理论与特征,总结归纳出土地整治实施模式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组织方式、责任主体能力、运行条件、资金整合、实施方式与监督管理等,该六大要素功能各异、共同作用、协作推动了土地整
本文通过CLUE-S与Logistic模拟新疆全区的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其中针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情况,在整个过程中,未利用地之间限制为不能相互转化,其中从2013年模拟得到的2020年未利用地面积增减情况如下:(1)荒草地转出了145829.92公顷,其中有林地占50032.689公顷,其他林地占26206.006公顷,旱地占23464.07公顷,滩地占4367.3355公顷.高中覆盖度草地占4
研究目的:分析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碳排放效率,构建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低碳优化策略.研究方法:模型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在时空分布上,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与其碳排放效率是动态变化的,但两者变化趋势并不一致;(2)2003-2006年,东中西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均略有降低,东部地区强度最大;2006-2009年,东中西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均略有增长,东中西差异不大;2009-2012年,东中西
研究目的:对1987-2010年江苏省耕地占补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理进行研究,为推动耕地保护政策改革,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重心模型、区位基尼系数、地理集中度、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结果:(1)1987-2010年江苏省耕地占用和补充的数量均持续增加,速度不断加快,且大部分发生在平原地区,苏南地区比例较高,占用和补充的水田比例都较高.(2)在1987-2000、2000-2005
研究目的:探讨跨区域耕地保护经济补偿量化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法:以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关系为切入点,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并结合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优先序,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耕地盈余区,确定耕地保护补偿面积;并在此基础上,以单位面积耕地的非市场价值为补偿标准,测算各区域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转移支付额.研究结果:(1)全国共有6个耕地赤字区、7个耕地平衡区、18个耕地盈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