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IPS大孔径CT模拟机影像质量控制测试研究

来源 :2015年北京放射肿瘤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p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CT模拟定位机影像质量控质的测试研究,保证图像质量.通过PHILIPS大孔径CT模拟机,分别对Catphan504模体四大部分进行头部标准QA方案轴向扫描,测试其层厚、CT值线性、均匀性、噪声、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层厚测试扫描条件为120kV,280mAs,层厚9mm、6mm、3mm、1.5mm,旋转时间0.75s,算法EB;CT值线性扫描条件为120kV,280mAs,层厚9mm,旋转时间0.75s,算法EB、B;均匀性、噪声、空间分辨率扫描条件均为120kV,280mAs,层厚9mm,旋转时间0.75s,算法EB;密度分辨率扫描条件为120kV,220mAs、240mAs、260mAs、280mAs,层厚9mm,旋转时间0.75s,算法EB;通过对各项目检测可保证影像质量最优化,进而保证放疗精确定位。
其他文献
会议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辅助(ART)及挽救性放疗(SRT)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分析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的变化水平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行调强放疗(IMRT/IGRT)的58例患者资料,ART21例,SRT37例.结果:中位随访36.2个月.3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1.8%,3年肿瘤特异生存率、总生存率为100%、96%.全组PSA放疗后降至最低点(PSA nad
明确每周PTX和DDP同步联合3D-CRT根治性放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顺序选择FIGO分期为ⅠB2~ⅣA,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阴性,功能器官正常和一般状况评分≥2的初治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盆腔采用6MV-X线或10MV-X3D-CRT4野外照射,照射剂量为50-50.4Gy/25-28f,其中在36~40Gy予盆腔中央挡铅,继续予宫旁加量至50~60Gy;同时加用192Ir高剂量率腔内照
会议
研究螺旋断层调腔放疗设备长时间出束输出剂量稳定性及评价全脑全脊髓螺旋断层调强放疗中的影响.静态输出稳定性测试即摆放固体水(55cm*15cm*8cm)在中心位置,放置A1电离室(0.053cm)在水下1.5cm位置并与tomoelectrometer剂量计连接,剂量计设定每0.2秒读取数值.设定设备机器参数5cm*40cm、源皮距(source to surface distance,SSD)为8
目的:通过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观察宫颈癌治疗过程中,肿瘤及邻近组织器官移动所导致的靶区受照剂量的改变.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行TOMO治疗的5例宫颈癌患者,每次治疗前行兆伏级CT(MVCT)扫描与计划CT图像配准后,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并勾画肿瘤及靶区.分析分次治疗间肿瘤与靶区体积、位移与受照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5例患者外照射结束时宫颈肿物体积、最大径分别平均下降68
确定每周尼妥珠单抗和顺铂同步全盆调强放疗局部进展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13年11月至2015年7月,27例FIGO分期为ⅠB1~Ⅳa期、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鳞状细胞癌的原发宫颈癌患者入组.26例患者接受了全盆调强放射治疗(盆腔50.4Gy/28f)和5~6次(30~36Gy/5~6f)的后装近距离治疗,1例同时伴直肠癌的患者接受了外照射后行手术切除治疗.化疗方案为尼妥珠单抗200mg/w和顺铂
目的:1.分析螺旋断层调强放疗(TomoTherapy)治疗单纯放疗宫颈癌时兆伏级CT(MVCT)引导下的治疗误差:比较自动配准和自动配准后手动微调得出的治疗误差有无差异,评估自动配准基础上手动微调的必要性;2.给出PTV的外放边界(margin of planning target volume,Mpw).方法:从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共入组29例在本院行单纯性放疗宫颈癌患者,每例患者
分析研究不同扫描条件下CBCT图像质量及其电子密度曲线长期稳定性.利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iX配置的OBI系统对Catphan504模体在不同临床扫描条件下(SDH、LDH、HQH、PSL、Pelvis、LDT)进行扫描,分别采集2014-2015年度共7次扫描图像数据,同时将数据以DICOM格式传输至TomoCon PACS3软件系统,分别对不同扫描条件下CTP515、CTP528及CTP404进行
近距离治疗中放射源贴近肿瘤组织,源位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吸收剂量分布.放射源的到位精度是重要的QA项目.本文利用PTW公司的二维电离室矩阵Seven29对Nuletron公司的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进行192Ir源驻留位置准确性的验证,同时结合胶片法对二维电离室矩阵验证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估.使用二维电离室矩阵可以检测后装机放射源的到位精度,灵敏度高,方法简单,成本低,是近距离治疗中放射源位置验证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