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小学劳技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

来源 :2019年度教育发展研究规划科研成果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xyvpf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这些先进的理念,如何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进一步同具体课程的教学相整合,以求达到“二期课改”精神的要求,达到提升学生素质的要求。具体到劳动技术教育层面:劳动技术教育虽然起步晚,尚未构建出完善的教学体系,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应该明确的,那就是:在信息技术已经覆盖所有教育领域的今天,信息技术必定要成为劳动技术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整合的探索必须进行。即,不存在要不要整合的问题,而是整合的具体方式和实践应用的问题。
其他文献
情商是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的重要能力,在中职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情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针对当代中职生情商表现的短板采取有效的办法,是情商教育的目的.
学习倦怠是影响学生学业发展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对580名不同性别、年级的中职生进行了归因方式和学习倦怠的问卷调查发现:①中职生总体上存在中等程度的学习倦怠感,且倦怠水平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②中职生在学业归因上更倾向于内归因,归因方式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③中职生的内归因倾向与学习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外归因倾向与学习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归因方式对于学习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
班集体是学校中一个重要的育人单位,其组织管理者是班主任,而构建一个和睦的健康环境,对于班集体及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要营造这样的健康环境,需要秉持先进的育人理念,在爱的框架下,让学生以走出、走进的方式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润物细无声地受其影响.
活动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文章结合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探索运用认知任务活动型、活动体验型、活动探究型和实践活动型四种基本课型,认为这对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培养中职生的职业能力有一定的意义.
随着现代企业用人标准的提升,中职学校办学特色和目标已具有人文素养培育这一核心维度.文章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对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服务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方案及实践作了分析.
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师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从而打破原有的思考,甚至重新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文章分析了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现状,提出利用互联网+教育,可以探索有助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方向的发展途径及方式.
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是中职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属于养成教育.文章针对中职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认为合格的职业人应具有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诚信意识、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善沟通会感恩等职业素质,须养成吃苦耐劳作风、诚信明理的态度,用自己的成绩和能力赢得他人的肯定,保持持久的竞争力.
专业课程是体现学科德育的重要载体,挖掘物流专业课程中的学科德育点,对于加强中职德育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近些年来,我国在美术教育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实践,而将情感教育融入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很多观点认为,要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关键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特点,把情感视为教育的基础。在美术课堂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和美术内容等带来的情感,同时也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这对完善个人修养十分必要。
学生虽很少读课外书(除作文书),但书本上的文学作品是能读熟、读透的,虽没多少自己的理解,但前人对名著的理解,学生也大多知道,大多接受这种别人的理解。文学课虽大多是老八段式,但学生是知道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艺术,在反映的过程中倾注着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所以他们往往能归纳出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虽说在概括时往往有贴标签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