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转喻的识解、转换与翻译创造性研究——以《红楼梦》英译为例

来源 :叶文兴 |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研究从修辞学的视角更多地转向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这种认知转向使得关于隐喻和转喻的研究迅速成为学界的热点,也使得隐喻与转喻和翻译仅限于修辞的关联扩展到了涵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研究从修辞学的视角更多地转向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这种认知转向使得关于隐喻和转喻的研究迅速成为学界的热点,也使得隐喻与转喻和翻译仅限于修辞的关联扩展到了涵盖翻译过程在内的诸多方面。由于传统的隐喻和转喻修辞观,过去对隐喻和转喻的翻译研究仅局限在词句层面,过度纠结于隐、转喻翻译的形式和语义,而鲜少关注到译者翻译策略的抉择。认知科学介入以后,隐喻和转喻的涉身性基础被明确,隐喻和转喻也被上升到了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思维组织方式的高度,隐喻是人类“根据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而转喻同样也被重新定义:转喻是通过一个概念体(载体)到达同一ICM中的另一个概念体(目标体)的认知过程。被重新定义的隐喻和转喻拥有了更强有力的解释力,也使得它们与翻译有了更宽的接触面。本文尝试以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为基础,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描写翻译学文本细读和认知路径选择分析法,以《红楼梦》的两个经典全译本中的回目、人名和诗歌为语料,考察了两个译本对于其中的隐喻和转喻表达的翻译,并基于隐喻图式——例示的路径选择,分析两者翻译决策的原因。通过实证研究,笔者进一步提出了隐喻和转喻的创造性翻译策略。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本文的研究背景是《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小说名著,其语言艺术造诣登峰造极,更是把诗、词、曲、歌、谣、谚、联、灯谜、酒令等集于一体,堪称语言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正是由于其极大的语言艺术成就,对其的翻译活动在历史上从未停止,其中英国汉学家霍克斯与闵福德的合译以及杨宪益与戴乃迭的合译最具代表性,接受度最高。这两个全译本为《红楼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并间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对外推介。接下来文章进一步介绍了研究内容——两个《红楼梦》经典译本对小说中回目、人名及诗歌中的隐喻和转喻的翻译及其策略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隐喻和转喻对于翻译创造性的允准和限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隐喻和转喻的创造性翻译策略。紧接着,文章引出了该研究的意义——为隐喻和转喻的创造性翻译提供参考途径,从而为文学翻译提供更多的创造性可能,并进而为翻译过程研究和译者的培训提供参考。本章的最后一节阐明了研究方法,即描写翻译学的文本对比分析法和认知路径选择分析法。采用文本对比分析法是因为该方法摒弃了单方面依据原文来探讨翻译问题的思路,转而采取回顾性的视角,注重译文与原文的互动,重视译文的相对独立的系统性和可解释性,从而客观地描述隐喻和转喻维度上的文本关系。采纳认知路径选择分析法是因为该方法不会对译者产生影响,所以分析结果相对准确,并且该方法对于隐喻和转喻的翻译分析尤为适用。研究者可以根据不同译文对于同一译文的不同认知关系,从而确认创造性翻译的认知路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该部分首先陈述了认知科学的发展,介绍了从第一代认知科学到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历程。第一代认知科学认为认知的基础单位是“符号”,认知活动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对符号的一系列处理,人的认知活动可以被计算机模拟。这一阶段的认知科学挑不出“二元论”的范畴,认为身体和思维是各自独立的,人类的理解能力是独立于感知能力和身体体验的,把感知和概念分开,认为推理是一种独立的存在,不具备隐喻和转喻性。第二代的认知科学认为由于人类的概念系统和推理来自我们的身体,“认知”的定义应该被拓宽。在第二代认知科学中,认知被认为是心理过程或结构,涵盖了视觉加工、听觉加工、嗅觉加工、动觉加工、记忆、情感、思维、语言等。心智不是一个独立于大脑和身体之外的存在,更不能独立于我们在世界上活动的知觉动觉系统。第二代认知科学还承认了认知的涉身性,认为我们集体拥有的生物能力,以及我们作为生物在环境中活动时获得的身体和社会经验。接下来笔者介绍了认知基础上的隐喻和转喻,陈述了它们从传统的修辞手段到认知隐喻和转喻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在语义理解中所起的推理作用;回顾了隐喻翻译和转喻翻译研究的历程和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顾了翻译的创造性研究现状。该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对《红楼梦》的版本和英译本进行了介绍,回顾了《红楼梦》的隐喻翻译研究和转喻翻译研究现状。第三章从理论上梳理了隐喻、转喻与翻译的创造性的关系,并分别陈述了意象图式——例示与翻译的创造性;隐喻与翻译的创造性以及转喻与翻译的创造性的关系。第四章主要围绕《红楼梦》两个经典译本对回目、人名以及诗歌的隐喻和转喻的处理进行了对比分析。本章首先陈述了语料选择的理由,接下来便分条目对《红楼梦》的回目、人名以及诗歌的隐喻和转喻翻译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回顾的方式确认了译者对同一原文的不同翻译认知路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隐喻和转喻对于相关内容翻译的允准和限制。第五章隐喻、转喻与翻译创造性策略:本章中根据第四章的对比分析内容,分别针对隐喻和转喻的创造性翻译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隐喻图式明晰化、偏倾隐喻图式——例示的等价代换、逆向构造隐喻表达以及范畴——范畴特征转喻图示的例示与翻译创造性、反问——否定转喻图式的多样化例示等。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部分内容主要陈述了研究结论、研究价值与启示以及研究局限与展望。
东汉末年刺史部演变为州这一高层政区。州制确立后,政区形式、层级、主官职权等政区体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使得益州牧刘焉父子能够获得益州诸郡国,在益州内部顺利地
以"消化的含义"和"小肠适合消化和吸收的特点"为难点,以"消化系统的组成、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的部位"为重点,应用模拟实验分析、探究实验以及拼图游戏等突破重、难点,将学生引
操作上,"在境内从事证券及期货交易,应当独立进行投资决策,不得通过境外机构或者境外系统下达交易指令"。所以,这意味着,"老外"进来以后,将享受"国民待遇",和国内的"土著"同台竞技。
信息技术的教学背景下,为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带了教学形式上的创新,引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成果就会更加的高效.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的方
引言rn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发展的信息是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并且对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冲击.有关设计的东西都属于较为实用的艺术,而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去满足不同
期刊
也许你不知道什么叫GPS,也许你不知道什么是卫星定位导航。但是,当你突然面临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你急需找到一个你要去的路段,这种工具就会帮你“绝处逢生”。    GPS原本应用于军事领域,如今随着研发技术的不断提升,GPS已经逐渐普及,并在民间得到成功应用,如运输工具及通讯工具的导航之中。有了GPS,无论是在座驾中穿梭于高楼林立的街道,还是步行于陌生的马路上,都可以帮你无障碍地到达目的地。 这种特殊
期刊
为了深刻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并从理论上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对教条主义进行批判,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
报纸
很多研究都表明,概率论的发展,起源是赌博问题.不过,从概率论的最初发展阶段来看,缺乏数学技术和理性思考的支撑,概率论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本文在研究中,从数学技术的视角
目的研究多种因素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0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后4年经5次调查,生存率分别为86%、76%、70%、66%、62%
目的:观察临床给予中医综合干预在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腹部手术患者110 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腹部手术患者的随机分组。C1 组:术后给予中医综合干
为分析全断面深孔注浆技术在下穿既有建筑物地铁区间隧道的应用,以区间下穿十里河桥工程为研究对象,借助现有工程技术、理论分析、工程经验等,进行了全断面深孔注浆技术在下
“5·12”地震灾害后,四川广元市为确保灾后蔬菜供应,广元农业系统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生产自救,切实抓紧蔬菜“双抢”,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
作者针对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对策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并对加快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提炼苏北运河航务组织的使命,苏北运河航务的组织愿景及航务精神理念,同时探讨设计具体化的、视觉化的传播方式外化的系统载体,营造和传播航务文化。  [关键词]航务文化;内涵;载体  对航务文化的发掘、提炼、培养和宣传,凝聚全体航务人的心,体现苏北运河航务个性并使航务精神得到社会和广大船员的认同迫在眉睫。  1、航务文化内涵  1.1航务使命  组织使命是组织存在的原因,它既要告诉人
临床上许多生长激素(GH)缺乏病人可能与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的合成或分泌障碍有关。人工合成的 GHRH_(1~40)可以选择性地刺激正常人及特发性 GH 缺乏病人的 GH 分泌。又因
摘 要:当前,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时代”大背景以及国际话语权日益提升的新形势向高校外语专业提出了教育改革新命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系统探析了构建高校外语专业“双创”人才培育体系的系列措施,以期为我国高校外语界新时期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外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ivating System for Inn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072-01  自2004年江苏省开始自主命制高考试题以来,“对思想感情的揣摩”成了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的必考题,而考生们则是“谈感情色变”,得分少得可怜,原因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对思想感情的揣摩关键在于“有理有据的分析”,同时还要注意整体性和精细度的统一。  一、设身处地,“析出”其所包含蕴藏的情感  翻阅古
期刊
摘要:高昌王国是公元四百六十年至六百四十年,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存在了近两个世纪的汉民族地方封建政权。高昌王国地处吐鲁番盆地,由于高昌王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更是中西文化的融合之处。本文意在根据现有考古及文献资料,简要分析高昌王国时期当地汉人建筑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传承与变迁,以此进一步了解嵌入式移民群体对当地社会文化的适应与变迁以揭示新疆历史上不同民族之间接近、融合的方式与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