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例相关论文
根据国家地震部门的鉴定,成都市的地震基本烈度定为7度。对成都地区今后可能发生地震时砂土地基是否可能产生液化及其对建筑物的......
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成立暨全国历史地震学术讨论会,1988年6月24日—28日在山西繁峙砂河召开.61个单位的120位代表出席会议.中国历......
我听了二天报告,有四点感想,在总结会上说说。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怎么想就怎么讲,不回避问题,不说违心的客套话,可能要唱一点反......
探讨了小尺度空间范围内地震能量关于时间和空间分布的统计自仿射分形特征,从中得到了如下认识:地震能量关于时间的分布是自仿射分形......
使用华北地区1972~1992年的中小地震震级资料进行地震强度因子均值空间扫描,研究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的短期异常变化。结果表明,在......
汞的地球化学行为取决于汞的物理化学性质.汞在地震活动过程中的异常变化十分明显,映震效能较好。通过分析主要震例发现,汞异常特征普......
长期的地震预报观测研究现实表明,可靠地震短临前兆信息的探索是非常困难的,但对于实际有效的地震预报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分析研究......
摘要:选取2009—2015年云南地区观测连续、稳定的水温观测资料共34项,采用异常过程和从属函数分析方法联合提取异常,分析水温异常与MS......
基于中国震例及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收集辽宁及周边地区中强地震震前形变前兆异常信息,对震前形变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表明,辽宁......
一般来讲,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既可以有效记录到地震、爆破、塌陷等地球物理事件及环境变化,也可以记录到某些来......
本文简述了自组织竞争模型的原理,研究了其在地震预报样本分类中的应用。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其网络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对输入样本参数......
以1975年以来中国大陆6 0级以上地震震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的扫描时段和扫描半径等条件的约束下,选择了10种物理意义明确、独立......
系统总结了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利用流动重力资料进行地震预报的实践经验,研究了8次地震的孕震环境、重力场变化、成因分析......
研究了高台地震台和兰州地震台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2009年8月28日青海海西6.4级、2009年9月30日撒摩亚群岛8.1级地震前重力......
利用甘肃及其边邻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9年11月跨断层短水准流动观测资料,提取相关断裂带各段的断层形变特征强度指标,分析其可......
以地震预测人员的工作成果为基础,建立预测震例资料的数据库,并以经典Office的PowerPoint幻灯程序为数据库载体,以地震空间分布为......
地壳变形与地下水之间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文中首先借助扩容串通模型研究了地壳变形与地下水相互关系,讨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
对在大地测量学科用于地震预报及相关研究方面所了解的一些进展和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和总结。其中包括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
初步讨论了引潮力对显著地震触发作用与大震关系的机理。结果表明,这一机理是比较复杂的。地震发生时水平引潮力方位与地震断层面......
本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讨论了我国大陆发生的30次6.0级以上地震前的震中附近地区地震活动能量场的时间因子变化特征。结果......
2002年8月3日15时57分在河北怀来发生了ML4.4地震,在震中距100km范围内的4个台站,三马坊、赤城、矾山、张家口台数字化地热观测均......
通过对华北地区13次Ms5级以上地震在震前不同时间的贝尼奥夫应变释放曲线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大部分中强地震前存在地震矩释放加速......
2015年10月26日的MS7.8地震发生在阿富汗的巴达赫尚地区,震中位置36.5°N,70.8°E,震源深度210km。这次大震造成阿富汗、......
<正> 王仁康同志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六期发表的《一六二四年南京古地震论述》一文中认为,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二......
基于GIS的中国灾害性地震震例与灾情信息系统 (MapECDIS 2 0 0 2forwindow)是为政府和公众查询与了解中国破坏性地震的灾情信息和......
将地震活动能量作为随机场,采用自然正交函数(或称经验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单元取为环形,选择7级、6级地震作为样本,计......
最新的岩石物理试验表明,应力-应变曲线中的在强度极限点和失稳点之间可以划分出亚失稳和临失稳两种状态,其变化特点和过程不同,前者......
自20世纪70年代开展地震地电观测研究以来,我国已积累了不少的震前地电异常震例。这些异常变化既有趋势的,也有短临剧烈的变化。无论......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7年底的跨断层短水准流动观测资料,借助应变强度比指标,分析了该区主要活动断裂带的构......
引言合肥数字遥测台网承担着安徽省及周边地区的地震速报工作,自2000年9月数字化改造以来,记录到了大量地震事件,为地震的科学研究......
应用锦州地震台井下摆倾斜仪的观测资料,对大华北地区中强地震前的形变异常形态及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总结1980-2010 年祁连-西秦岭地震带地下流体有关震例,对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进行统计.发现祁连-西秦岭地震带地震异常以原始曲线......
以实际震例的异常数据为样本,利用粗糙集理论的离散、约简和推理功能,对地震前兆异常属性进行约简,进而对地震震级进行推理分类.初......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强度大、分布广、灾情重,机理复杂,短临预报难度大。2016年,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习......
国内外许多学者早就指出,地球内部的气体向地表大气释放很不均匀,其释放数量的多少和释放速度的快慢与构造活动、地震活动以及火山......
利用川滇及青藏块体北缘地区上世纪 80年代至 2 0 0 3年的跨断层流动形变观测资料 ,借助应变强度比时序曲线 ,通过丽江Ms7.0、景泰......
通过对上海地区近5年电磁扰动观测资料的整理,从扰动能量的角度分别对雷电信号、高压输电信号、工业源信号、测区作业信号、地铁干......
利用1970年以来青海省完成的震例总结工作结果,对震例中明确提出的地震活动性异常进行了统计,结合玉树7.1级地震前出现的空区、前......
以水库诱发地震震例数据库为基础,借鉴统计学原理,分析了全球已发震水库的150个震例在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构造地质和水文地质......
本文介绍了G PS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以及运用G PS资料研究区域主应变率、面膨胀率和最大剪应变率分布等情况,并进行地震预测分析,最后......
基于2004—2017年华北地区高光谱数据,计算CH4、CO、O3总量背景场,发现不同气体在时间尺度上受温度、湿度、高空辐射等影响有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