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明相关论文
从文学的发生发展看,台湾最具有血缘和历史文化关系的不是日本,而是中国;从地缘政治来说,台湾永远都无法剥离的仍是中国。我们强调......
2001年1月2日和2月6日,《文艺报》发表了我们俩的第三篇和第四篇署名“童伊”的文章——《从台湾〈人间〉派对“‘皇民文学’合理......
一、陈映真印象本文将简要呈现台湾陈映真研究的近年趋向,供读者更全面感受;再以我几年来阅读陈映真的思索与发现,扰动主流的陈映......
撰写《台湾文学史》,在台湾被称为“一项何等迷人却又何等危险的任务”(杨宗翰《文学史的未来 /未来的文学史?》,台北,《文讯》 2001......
陈芳明的《台湾新文学史》是台湾学人写的第一本台湾新文学史著作,也是陈氏著作中最重要的一本。其实,它并不是“十年磨一剑”的精......
陈芳明是90年代以来台湾本土化文学批评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本文议其长文《鲁迅在台湾》一文为个案进行细致辨析.认为其意识形态的偏颇......
台湾学者陈芳明认为台湾一百多年来的社会性质就是殖民地性,台湾社会的现代性来自于殖民者的强行给予,台湾知识分子陷在抵抗殖民和......
本文从新历史主义文学史观出发分析了陈芳明的台湾新文学史书写,梳理出现代与本土两条叙述脉络。通过对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及相......
<正>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中外文学》、《海峡评论》等学术刊物为场域的一场论战持续时间近两年,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参与,......
台湾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日据历史的重评浪潮,对皇民化运动时期文学的态度打破了以往的批判思维,开始强调对其宽容和谅解。陈芳明也......
编者按:2004年2月2-3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杨逵作品研讨会”,是一次相当成功的会议。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与杨逵的亲属、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