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官化相关论文
五代军事性质的使职官在继承唐朝的基础上又有创新,许多非军事色彩或在隋唐时期军事色彩较淡的使职都带有了军事意味;军巡使和亲军......
五代时期,太常卿的职能不断扩大,除"赞襄礼仪"外,亦掌编修敕令和礼书,拟定皇帝谥号及庙用乐舞之事。但太常博士的主要职能仍是损益......
使职官在五代产生新特点:枢密使、三司使在政治、经济体制中取得核心地位;内诸司使多由士人充任,并出现阶官化趋势;部分在唐朝业已......
自唐中期开始,使职差遣制度愈来严密。防御使、团练使因军事需要而产生,后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变化,与节度使一同成为地方军......
北周时期发展壮大的府兵制,具有入仕朝廷的特殊政治功能。运用府兵系统功能可将府兵军将身份转化为朝廷官员,而实现此种转化重要的......
<正> 过去的百年,中国史学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也面临看严峻的危机与挑战。其中最具根本性的挑战是如何能够在概括本国历史经......
<正> 讨论宋代的任官制度,必定会牵涉到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官、职、差遣(特别是官与差遣)的分离及其制度化,二是人事任用权力问题。......
梳理金石碑刻所得材料,从唐代官制中的"守、行、兼"制度在贞观年间等四个阶段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其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由繁入简......
唐后期的"赠二官"以赠散官与职事官组合为主,得赠者基本是宦官。"赠二官"的卒前官与赠官的阶次变化,主要是在散官与散官、职事官与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