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圆券相关论文
20世纪40年代末,国民党统治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1948年,国民党政府准备进行“币制改革”和“限价政策”。上海是中国当时的經济中心......
在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儒家学说盛行多年的国度,言利之人被人看不起,在情理之中。每到物价飞涨之时,老百姓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奸商......
我是晋城县五金交电化工公司统计员。 去年十二月初,我们公司领导决定批发部八日停业盘点,十六日再开业。今年一月初,公司张副经理......
回顾国民党百年历史,腐败是其最不堪回首的痛。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的威望和实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仅仅4年后,国民党就......
《黄金秘档》 吴兴镛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12 定价: 32.00元 本书作者系“蒋介石的总账房”、亲历黄金运台重要......
1948年 1948年夏,蒋家大公子蒋经国临危领命,前来上海“打老虎”,试图重拳打击上海的投机商,将上腾的物价降下来,但结果,黯然收场。 ......
工厂的烟囱冒着青烟,放工时分,身着蓝布工装的工人有说有笑地走出大门。马路上,衣着鲜艳的市民闲庭信步,有的在路边小摊享用小吃,有的驻......
往事并不如烟,70年前的“东方巴黎”——上海正处在黑暗与黎明交替的重大时刻。随着人心丧尽,国民党在这里的统治已走向终结。70年过......
该文以1948年为时代背景,通过回顾在这一年中南京国民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金融管制措施和上海私营金融业的应对举措,分析了上海私营金......
中国是世界上发行纸币种类最多的国家,仅民国时期所发行的官方纸币就达3000种以上.民国纸币的种类有军用票、关金券、金圆券、银......
国共内战,造成国民党迅速瓦解、溃败的原因至今仍是不少学者探究的话题。本文欲通过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后期的一次币制改革,浅析经济政......
与传说中的魔术家能够点石成金相反,国民党政府的“币改”魔术到处点金成石。广东汕头一可买五六十亩田,或四五百石米。“币改”后,这......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动内战需要大量军费开支,不得不滥发钞票,“法币”“关金票”“金圆券”“银元券”,你方唱罢我登场,可是形势仍然......
金圆券政策,作为中国国民党政权在大陆最后挽救经济的方式,未能挽救国民政府在大陆政权的颓势,而上海则是蒋经国治下金圆券改革最为彻......
1948年的武汉,时局动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靠拿薪水生活的人,领到当月薪水后,马上就到钱庄去换“袁大头”,稍稍去晚了,手里的这......
近来笔者发现有人兜售所谓“中央银行孙中山像亿元定额本票”,并在互联网上发布题為《珍罕的民国中央银行定额本票金圆券1亿、5亿、......
二战胜利,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的官员迅速劫收整个沦陷区的公私财物。1935年11月4日起实行的币制改革,中、中、交、农四行纸币规定......
处于国民党政府统治的不同时期,法币和金圆券两次币制改革呈现不同的特点。导致了不同的历史后果:法币改革具有进步的一面;而金圆券改......
一个是蒋家王朝的"太子",一个是旧上海的流氓大亨。一个自恃有"上方宝剑",手握生杀予夺之大权;一个在上海滩呼风唤雨几十年,只要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金融战永载史册回顾新中国成立后70年金融发展,不能不从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金融乱局说起。历史的镜头拉回1948年7月......
众所周知,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国民党政府为挽救日益恶化的经济危机。于1948年8月在全国实行币制改革,强行收缴金银外币,发行新货币金......
1948年,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战场上接连失败,实际控制的区域日益缩小,加之军费开支日益增加,民国政府财政经济无以为继,只能开动机器......
<正> 古代流通的主要是铜币 我国的货币,不论是金属货币还是纸币,都比西方出现得早。 近年从商墓中有铜贝出土,证明公元前十世纪......
抗战前期,国民政府的黄金政策防止了黄金的流失。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所采取的抛售黄金与黄金储蓄并用以稳定币制的政策,在一定程度......
王云五与国民党政权统治大陆末期的金圆券币制改革的关系密不可分。就当时各种情况来说,他是主持改革的最佳人选。1948年他出任财......
1948年夏秋 ,国民政府迫于恶性通货膨胀的压力 ,采取了严格的限价政策。这种先天不足、后天无补的举措扰乱了上海城市正常的粮食供......
1948年的金圆券发行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重大事件之一,它对中国的经济、国统区百姓的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长期以来对它的研究稍显......
解放战争后期,南京国民政府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陷入穷途末路的困境,尤其是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更是急剧走向全面崩溃。国民......
194 8年实施金圆券政策时 ,强制登记移存外汇资产、收兑金银外币 ,曾引起各政府行局的不满 ,更给普通商业行庄和广大民众带来极大......
中国在1948年的历史情况贴合制度被锁定在无效率路径中的特点:个人专制、政府衰弱以及财政恶化;通货膨胀的政策惯性和既得利益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