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水监相关论文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邢台(今河北邢台)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水利工程学家,官至太史令,世称"郭太史"。《元史》卷一六四......
唐代未设立统一的交通管理部门,其交通管理职能分隶于不同机构。主管交通的机构有尚书省兵部驾部司、工部水部司、刑部司门司、太......
蒲津桥是历史时期黄河上最早的桥梁,从春秋至明初,历1900余年,屡建屡毁。用于固定蒲津桥桥身的唐开元铁牛是中国现存较早的大型铸件,历......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思想十分丰富,环保立法方面也有许多具体实践,并且从4000多年前就开始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对自然资源在开发利......
在北宋都水监治河的过程中,北宋政府制定了一套较为严密的责任追究制度,以应对都水监治河时出现的官员疏于职事、贪污腐败等现象。......
<正>中国的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创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从江都(今扬州)......
元朝前期和中期曾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治黄工程。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十月,黄河在开封、样符、陈留、杞、大康、通许、鄢陵、扶......
郭守敬,字若思,汉族,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邢台市邢台县)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著有《推步》《立成》等十......
他指挥了我国古代规模最大,风险极高的白茅堵口,将改道长达七年之久的黄河挽回故道。他运用的“石船堤”之法,以27艘大船载满石块......
民以食为天,而食从水土生。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农耕国度里,农业既关乎国计民生,又关乎政权的兴衰成败;而农业的丰歉,则主要取决于......
唐朝统治者非常重视水利事业,为了加强全国水利工程的建设、维修、管理和对水资源的调节利用,在其中央机构中设有专门的官署“都水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