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义相关论文
莆仙话的“乞”在体现闽语共性发展的“给予→使役→被动”之外,又经历了“被动义→遭受义→意外义→强调义”之后期演化。意外义......
汉语史上早期出现的"S被V"格式仅是普通的主谓句,并不是虚化后的被字句,这不仅表现在"被"字的语义较为实在,仍表示"覆盖""施及""蒙......
福建闽语莆仙话中“乞”不仅具有闽语共同的给予义、使役义、被动义和闽南话的遭受义,而且进一步泛化:“乞”也可以前置于无及物性......
典型处置式的主要的语法意义仍然是“处置”。非典型处置式的语法意义则并非如此:致使义处置式的语法意义是“致使”,遭受义处置式表......
由get后接动词过去分词构成的get-被动结构在语义上往往表达一种遭受义(adversity),即主语所指对象被动地遭受了某种不好的或不幸......
恩施方言中最有代表性的被动句是由被动标记"着"构成的"NP1+着+NP2+VP"格式,主要表达不如意或消极的意义。动词"着"具有"遭受"和"......
新被字句,指结构和语义关系有别于传统被字句要求的被字句,如"被自杀""被捐款""被和谐""被富裕""被足球""被韩国"等等。新被字句离......